如何理解仲裁和解
仲裁和解是指仲裁當事人通過協商,自行解決已提交仲裁的爭議事項行為。仲裁和解是只能剛才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表現。《仲裁法》第49條規定,當事人申請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如果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后反悔的,則仍可以根據原仲裁協議申請仲裁。
當事人申請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也就是說,當事人自行和解并達成和解協議后,可以作出以下兩種處理:
1.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該裁決書與仲裁庭對爭議案件經過審理,行使仲裁權作出的裁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案件作出了終局的確定,對基于同一事實與理由的案件,當事人既不得再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外,對該具有法律效力的裁決書,非經法定撤銷程序,任何機構都不得改變其內容;
(2)具有強制執行力,即如果義務人不履行該仲裁裁決書中所確定的實體義務,權利人可以該裁決書為依據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從而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
2.撤回仲裁申請。在仲裁程序中,當事人經過自愿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后,也可以不請求仲裁庭依據該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而撤回仲裁申請。當事人提出撤回仲裁申請后,只要仲裁庭對該申請經過審查,準許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這既意味著仲裁庭無須再對該爭議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仲裁裁決;也意味著當事人在達成和解協議后,通過撤回仲裁申請的方式終結了仲裁程序。
應當注意的是,當事人經過自行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后,采取撤回仲裁申請的方式與請求仲裁庭作出仲裁裁決的方式不同:采取撤回仲裁申請方式只是以自愿達成和解協議的形式在雙方之間解決了爭議,重新確定了雙方之間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但是,這種確定并未獲得法律效力,即義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所確定的實體義務時,權利人無權依據該和解協議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后反悔的可以重新申請仲裁。
以上就是小編對“如何理解仲裁和解”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