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司法歷來以解決社會沖突為己任,與社會沖突相伴相隨。從古至今,司法一直為一種獨立的解紛形態和制度
B.司法和司法權曾是反對專制、對抗王權的一道屏障,負責監督政府、保護人民,同時也能有效地保護法官
C.晉劉頌上疏惠帝,論及司法制度時說:“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人奉,故令主者守之;理有窮,故使大臣釋滯;事有時立,故人主權斷”
D.美國法學家亨利?米斯認為,“在法官做出判斷的瞬間被別的觀點或者被任何形式的外部權勢或壓力所控制和影響,法官就不復存在……法官必須擺脫不受任何的控制和影響,否則便不再是法官了”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司法和司法制度。
選項A說法錯誤。在封建社會,封建君主獨攬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權,司法行政不分,即司法是不獨立的。
選項B說法正確。司法和司法權曾是反對專制、對抗王權的一道屏障,負責監督政府、保護人民,維護公平正義。法官是司法權的行使者,受到法律的保護。
選項C說法正確。劉頌認為,對具體案件的審斷,司法官吏必須依律辦事,嚴格執法,做到“主者守文,死生以之,不敢錯思于成制之外以差輕重”。若有少數案件,“事無正據,名例不及”,法律明文又沒有規定,則由“大臣論當,以釋不滯”,這就是說,只有中央主管司法的大臣有一定的解釋、變通之權。至于超出法律之外的“非常之斷、出法賞罰”,那就“唯人主專之,非奉職之臣所得擬議”了。劉頌深刻地揭示了影響中國古代司法公正的三個方面的因素——執法官吏、大臣、君主,他嚴格區分了君臣在司法公正方面各自的職責:“主者守文”、“大臣釋滯”、“人主權斷”。
選項D說法正確。亨利?米斯認為法官應當保持客觀,保持獨立性,避免任何的控制和不利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