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管轄異議中止審理的條件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使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一、管轄權異議
1、管轄權異議案件是指訴訟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就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在答辯期內提出對管轄權的異議,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定予以處理的案件。正是由于原告在起訴時有可能利用自己訴訟發起者的優勢規避法律,選擇向最有利于自己的法院起訴,而在立案審查階段,法官僅僅依據原告起訴時提供的材料進行程序性審查,這種對案件管轄權的判斷不能使法院完全將自己無權管轄的案件排除在外,在受理案件后發現管轄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因此,法律規定被告在合理期限內有權提出不服該院管轄的主張和意見。此類案件在當事人法律意識愈來愈強的今天越來越多,該制度所反映出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
2、目前的管轄權異議制度具有明顯的行政職權特征,在提出條件、處理程序、證據提出及質證、認證等方面都缺乏詳盡的規定,致使在司法實踐中出現了當事人濫用管轄權異議權利、訴訟過分遲延、處理程序不規范和當事人喪失自主決定權等問題,一方面妨礙了正常的訴訟活動,另一方面也招致了部分當事人的不滿。
二、提出時限
《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其時限即為15日。我們從前文的對管轄權異議主體、客體的分析,可知這一規定是不合理的。首先,從法條上看,它存在著邏輯性錯誤,因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辯狀;其次,這一規定也缺乏靈活性,例如中途參加訴訟的共同訴訟人、第三人應當在什么時候提交呢?對此,應當針對不同的主體,制定變通的規定。有學者建議,應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總體上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審理之前或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管轄權異議,凡中途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可作特別規定,即他們在接到法院告知其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正式通知后十日內提出。
三、中止審理
中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決之前,出現了某些使審判在一定期限內無法繼續進行的情況時,決定暫時停止案件審理,待有關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審判的活動。
律霸小編提醒您,管轄權異議和中止審理分開看,一般來說管轄權出現異議問題相對簡單,在15日內提出訴訟即可,要注意的是裁定的法院管轄權歸屬問題。如果您還有還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想要了解,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抵押商鋪使用權嗎
2020-12-02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土地出讓金的好處有哪些
2020-11-25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房屋拆遷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