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執行和終結執行的區別
終結執行是指在執行程序中,因發生法律規定的事由,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繼續,而依法結束執行程序。
根據《民訴法》第257條規定,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裁定終結執行:
(1)申請人撤銷申請;
(2)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
(3)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4)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5)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6)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根據《民訴法解釋》第519條規定,經過財產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在申請執行人簽字確認或者執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并經院長批準后,可以裁定終結本次執行。
由此可見,終結執行的條件有兩個,兩者缺一不可:(1)經過財產調查,沒有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2)申請人簽字確認同意終結執行,或者執行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并經院長批準。
只有上述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法院才能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執行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之后,法院一般不再主動調查被申請人的財產狀況,調查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的義務留給了申請執行人,若“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也就是說,終結執行的裁定做出之后,除非申請執行人找到被執行人財產線索后再次申請,執行法院一般不會再次啟動執行程序。
中止執行是指出現了某種特殊情況需要暫時停止執行程序,待特殊情況消失后,恢復執行程序,繼續執行。
《民訴法》第25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刻意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5)法院認為應當中止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裁定作出后,待“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法律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中止執行和終結執行的區別在于中止執行,待條件成就時,可以恢復執行;終止是不能恢復。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