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中止事由
《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第一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執行中止的情形是指需要中止執行的事實和理由,只要這些事實和理由出現,就必須中止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56條的規定,需要中止執行的情形是:
第一,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以后,權利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開始后,權利人也有權要求延期執行。申請執行和申請延期執行都是申請執行人的權利。因此,在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并且向人民法院正式提出,而延期執行又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中止執行。
第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案外人對執行的財產提出r確有理由的異}義,就意味著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文書呵能有錯誤。對案外人的異議在審結以前應當中止執行程序,本案能否繼續執行取決于人民法院對案外人異議的審查結果。
第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執行程序的雙方當事人,一方為權利主體,另一方為義務主體,缺少其中任何一方,執行程序就無法進行。因此,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一方甚至雙方當事人死亡的情況,這就需要等待繼承人參加執行程序。如果是被申請執行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承擔義務。有的繼承人應當承擔義務但卻故意逃避、拒絕承擔,則需進行工作。不論出現哪種情況,都需要一定時問辦理,因此,必須中止執行程序。
第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被撤銷、解散、宣告破產以及合并、分立等情況。在執行過程,如果作為申請執行人或被申請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應當中止執行程序的進行,以等待他的權利義務承擔人承擔權利或者義務。
第五,人民法院認定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在執行過程中,如果出現上述四項規定以外的其他情況,如被執行人突然失蹤,或突然出現了某種不可抗拒的事由,使執行程序暫時不能繼續進行,人民法院均司‘依法裁定執行中止。
對于你提出的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12-18對舉報的答復能否復議
2020-11-30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