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本欲電話詐騙乙,但撥錯了號碼,對接聽電話的丙實施了詐騙,騙取丙大量財物。甲的行為屬于對象錯誤,成立詐騙既遂
B.甲本欲槍殺乙,但由于未能瞄準,將乙身旁的丙殺死。無論根據什么學說,甲的行為都成立故意殺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屬于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按照法定符合說,應按犯罪既遂處理
D.甲將吳某的照片交給乙,讓乙殺吳,但乙誤將王某當成吳某予以殺害。乙是對象錯誤,按照教唆犯從屬于實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對象錯誤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選項A正確,選項D錯誤。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根據具體符合說和法定符合說,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對象錯誤,不影響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選項A中,甲打錯電話誤將丙當作乙實施了詐騙,并騙取了大量財物,雖然該行為對象錯誤,但是仍然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應認定為詐騙罪既遂。選項D中,乙屬于對象認識錯誤,但甲不屬于對象錯誤,甲屬于打擊錯誤。
選項B錯誤。甲欲槍殺乙,因未瞄準而將丙殺死,屬于打擊錯誤。對于打擊錯誤,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認定不同。法定符合說認為,甲在主觀上有殺人故意,客觀上也導致他人死亡,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具體符合說認為客觀事實與行為人的主觀認識沒有形成具體的符合,因此甲對乙承擔殺人未遂的責任,對丙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的責任,二者屬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處罰。
選項C錯誤。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實所發生的事實,分別屬于不同的犯罪構成。事前的故意,是指行為人誤認為第一個行為已經造成結果,出于其他目的實施第二個行為,實際上是第二個行為才導致預期的結果出現的情況。就事前故意而言,行為人主觀意圖實施的犯罪與實際實施的犯罪罪名相同,并未超出同一個犯罪構成,因此是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而非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分類
2021-01-28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步驟
2020-12-08征地補償款發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11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