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履行主要債務的后果是什么
延遲履行主要債務可能會被催告,也可能會被債權人起訴。
遲延履行,在廣義上包括給付遲延(債務人的遲延)和受領遲延(債權人的遲延)。給付遲延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能夠履行而沒有按期履行債務。受領遲延則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做出履行時,未能及時接受債務人的履行或沒有為債務人履行債務提供必要的協作。
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后,未履行債務,按照債權人是否需經過催告才能解除合同,可以將履行遲延導致的合同解除分為兩種,一是非定期行為履行遲延的合同解除,二是定期行為履行遲延的合同解除。
所謂非定期行為,是指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對債權人的利益并無根本影響,債務人的履行遲延不會立即導致債權人主要合同利益落空的行為。對于因非定期行為的合同解除,許多大陸法國家民法典均有明文規定。
根據《合同法》規定,對于非定期行為的合同解除,必須具備如下要件:
(1)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未履行義務或債權人未按期接受債務人的履行。在履行期限到來后,債務人未按約履行債務,即構成了遲延,通常債務人在遲延一段時間后,仍會繼續履行;但如果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明示或默示不履行合同,則履行遲延轉化為拒絕履行,適用拒絕履行規則。另外,在債務人已按期進行了適當履行后,債權人未按期及時接受履行,也將構成遲延。
(2)在履行期到來后,債務人沒有履行合同主要義務,或債權人未及時接受主要義務的履行。債務人沒有履行任何義務,或者債權人沒有及時接受任何義務的履行,都違反了合同的約定,都應承擔違約責任。解除合同為一種比較劇烈的經濟手段,一旦合同解除將導致恢復原狀的法律效果,當事人都不必履行各自原定的義務,合同目的自此落空。如果僅僅是合同從義務或附隨義務的遲延履行,就允許相對人解除合同,對遲延人未免不公平,也會損害正常的交易秩序。因此,只有遲延履行的是合同的主要義務才可能導致合同解除的后果。
(3)需經債權人催告,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合同義務:非定期行為的履行遲延,需經催告方可解除合同,為大陸法和英美法各國的通例。合同解除權的行使甚為劇烈,合同效力因此而溯及既往地歸于消滅。而履行期限一般不會對合同當事人的期待利益產生根本影響,遲延履行往往并不會導致合同期待利益嚴重或完全喪失。債務人遲延履行債務,通過由其承擔損害賠償的違約責任即可維護交易公平。若規定一旦遲延履行,債權人即有權解除合同,對債權人過于苛刻,也違背“履行優先”原則,從而阻礙商品的暢通流轉,妨害物盡其用效能的充分發揮。因此,對非定期行為的履行遲延,債權人必須進行催告,給予履行人第二次機會,在額外期限屆滿仍不履行的,方可解除合同,這從社會公益和當事人利益的衡平上,都較為適宜。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08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房屋分租合法嗎
2020-12-14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