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定金陷阱你遇到過嗎,如何防范二手房定金陷阱?
二手房買賣在房地產交易市場中已逐漸成為主旋律,而伴隨著這一主旋律,二手房買賣的定金糾紛卻在逐年增多,且表現形式趨向復雜化多樣性。此文針對一些中介機構利用消費者對法規的不熟悉,任意索取居間費用的典型案例予以剖析,提醒消費者提防中介公司設計的種種定金陷阱,同時對二手房買賣中的定金合同或定金條款加以了解釋。
在簽訂定金合同或交付定金前首先要注意區分定金的類型。立約定金、成-約定金、解約定金和違約定金之間是有差別的。1995年出臺的《擔保法》關于定金的條文較為簡單,而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大大豐富了我國定金制度的內容,具體為:
立約定金
以定金交付為訂立主合同的擔保,如果一方之后拒絕簽訂主合同的,應當承擔定金罰則。例:王某看中了在中介公司掛牌的位于浦東大道總價120萬元的一套三居室房。一經紀人告之王:“你先交8萬元定金給上家,一星期內來簽訂買賣合同。王不假思索,當場交付。后王-因抵押貸款未辦成,拒絕簽約,并要求取回8萬元定金。那么王某的8萬元定金能否取回?回答是否定的。
成-約定金
以定金交付作為主合同成立或生效要件,不交付定金,主合同不生效。例:甲為中介公司,想買下乙的商鋪設立分公司。乙對甲說:“可以,但須先付定金。”甲同意。雙方于2月1日簽訂買賣合同,合同中有一條款約定:“甲必須在3月1日之前交付乙定金20萬元,否則合同不生效。”后來甲在2月15日就交付乙定金20萬元。問該合同是否生效?何時生效?回答是合同生效,生效日為2月15日。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5規定: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機構如何進行消費爭議仲裁
2021-02-08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