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勞動者可以依法領取經濟賠償金包括哪些情況呢?律霸網給您介紹:
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這時,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該職工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是最多不超過12個月。
2、因病或非因工負傷解除勞動合同。就是勞動者生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用人單位與其解除勞動合同。這時,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該職工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當發放不低于6個月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贈加醫療補助費,或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換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解除勞動合同。就是勞動者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這時,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該職工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是最多不超過12個月。
4、因發生重大變化解除勞動合同。就是簽訂勞動合同時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又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意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這時,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該職工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5、因經濟性裁員解除勞動合同。就是有人單位瀕臨破產或在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解除勞動合同。這時,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該職工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是最多不超過12個月。
同時,法律規定了用人單位逾期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責任。這時,用人單位除全額發放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照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50%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顯名股東與隱名股東協議的效力
2020-11-21律師擔任刑事辯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19藥品醫療事故案例分析
2020-11-09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