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份轉讓合同糾紛怎樣補償
關于股份轉讓合同糾紛補償的相關規定,如下:
1、轉讓方在正式通知公司辦理股權變更手續之后,除了股權轉讓合同有特殊約定的以外,他在合同中的基本義務就履行完畢了,至于公司及其他股東采取什么樣的行動,轉讓方并不能控制。對于受讓方不能正常取得股東身份或行使股東的權利,如果轉讓方對此并無過錯,就不應該由轉讓方承受不利后果或承擔責任。因此,在此情況下,應該承認股權轉讓合同的約束力,不支持受讓方因上述原因解除合同的要求。
2、因公司怠于或拒絕履行法定義務,而使受讓方不能正常取得股東身份或行使股東權利時,對于受讓方的民事權利,完全可以給予適當的法律救濟。在此情況下,股權受讓方可以起訴公司,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及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排除對股東行使權利的妨礙。法院可以判決支持受讓方的主張。
二、股權轉讓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
1、在實踐中存在許多已簽定股權轉讓合同但未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或工商變更登記情形,而未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或已辦理公司變更登記而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合同效力。司法實踐中,部份法院將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或工商變更登記作為股權轉讓合同轉讓生效要件,將未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或工商變更登記的股權轉讓合同作為無效合同處理,這是混浠了債權行為物權變動行為,違背了當事人契約自由的原則。
2、合同是當事人合意的結果,是契約自由原則的體現,因此只要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合同即成立。我國合同法對于合同生效的規定,一般而言,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有兩種例外:
(1)其一,附條件或附期限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或期限屆至時生效;
(2)其二,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經過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36條規定股權轉讓應當將股東記載于股東名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31條規定股權額轉讓應當到工商登記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公司變更登記實際是股權取得的行為,而工商變更登記是國家行政機關對公司的行政管理,況且雖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辦理該手續后股權轉讓合同才生效,所以公司變更登記及工商變更登記并非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要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針對“股份轉讓合同糾紛怎樣補償”所進行的回答,同時補充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要件。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的情況相對較為復雜,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