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美國上下一片混亂。美國的金融家們和國會議員們先是把引起這場危機的原因矛頭指向了評級機構,繼而又指向了會計界,認為會計界的“公允價值”是壓垮美國這頭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們認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夸大了次債產品的損失,放大了次貸危機的廣度和深度,由此,對于公允價值是罪魁禍首還是替罪羔羊在金融界和會計界展開了爭論。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FASB如期開會,投票決定“逐市計價(逐市定價)”會計準則的修改與否。4月2日的FASB的會議,盡管沒有中止“逐市計價”原則,但是做出了重大讓步。其中最重要的讓步,就是允許金融機構在證明市場不流動價格不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用其它的合理的價格估算方法來估算自己的資產價格?!癋ASB這一次修改逐市定價準則,也許會開啟美國金融體系另一個混亂的年代?!?*北美公司的會計師李-粵說。隨即IASB宣布,不會效仿美國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的做法。
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與金融危機的關系
在會計領域,各國會計準則對于公允價值的定義不盡相同。1995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結算的金額”。FAS157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假設將一項資產出售可收到或將一項負債轉讓應支付的價格”。
曾經讓美國經濟與房地產市場繁榮一時的次貸,在2006年出現命運扭轉。2004年起,為控制全面的通貨膨脹,美國兩年內17次加息到5.25%。次貸利率同步上升。高利率抑制了住房需求,房價下跌,供房人開始斷供,資金鏈斷裂。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由房屋貸款衍生出的資產抵押債券(ABS)和債務抵押債券(CDO)等價格持續下跌,公允價值計價的這類資產價格的下跌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會直接進入損益,導致虧損。如果投資人恐慌性拋售次貸類資產,就會導致公允價值急劇下跌,可收回金額遠低于賬面價值,不得不對其計提減值準備,加劇虧損。資產大量計提減值后縮水,但負債不會減少,企業為了維持資產負債平衡,不得不低價拋售資產,低價拋售資產除帶來直接損失外,剩余資產又不得不因市價下跌進一步計提減值,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從會計謹慎性原則角度講,金融機構不得不根據市場上的低價作為手中持有次貸資產的價值,計提了巨額的資產減值。這樣就徹底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持有次貸產品的狂潮。正是由于公允價值這種獨特的反饋效應,所以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才紛紛指責公允價值,認為公允價值對經濟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正確看待公允價值
(一)、公允價值的積極作用
在美國,公允價值準則的推行具有很大的歷史進步性,極大地推動了財務會計計量的改革和發展,對國際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界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它結束了公允價值的多樣性和不一致性。在本準則發布前,零散于眾多準則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指導造成了實務運用的混亂,不得不迫使FASB從全局角度,對準則中的各種公允價值指導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形成統一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其次,對公允價值的定義進行了修訂,提升了公允價值內涵的高度。另外,還將公允價值根據其估價所依據的信息不同分為三個等級,建立了公允價值估價的層級系統。FASB要求企業最大限度地依據活躍市場信息,最小限度地參照企業自己的判斷。估價層級系統對減少企業操縱,增強報告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最后,全面考慮了資產和負債公允價值的運用,擴大了公允價值計量的披露范圍。FASB指出,發布“公允價值計量”的目的是建立統一的公允價值指導框架,但是,該意見稿的作用顯然不僅局限于此,它在許多方面都有新的理論突破,是公允價值會計理論的最新成果。
財務會計的目的在于為現在和潛在的投資者、信貸者以及其他用戶提供有用的信息。公允價值反映了市場對金融工具中的未來現金流量凈值的估計,公允價值信息有助于檢驗會計信息使用者以前所作預測的合理性,進而有助于其對未來作出合理的預測;公允價值信息有助于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對企業的投資和融資決策進行評價,從而有助于其作出正確的決策。
我認為,在經濟平穩發展的社會,公允價值才是最能體現真實財務狀況的計量方法。在次貸危機中,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不僅沒有火上澆油,反而讓投資者盡快看到了最真實的情況。會計準則體系的首要目標就是以投資者為主體,會計提供的信息要具有相關性、可靠性和真實性,要為投資者的財務決策服務。德勤亞太區金融服務領導人**普?哥特(PhilipGoeth)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提供了一個時間性的價值,若沒有此價值則會導致投資者和法規制定者對于信心和流動性的決策失誤。資產的實際價值總是隨著時間等因素而變動,相比成本計價的靜態性,公允價值堅持動態的價值反映,這是一種進步。公允價值本身并不意味著利潤容易受到操縱。如果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公允價值只會促使企業的真實價值得到發現。如果廢止公允價值計量,這是歷史的倒退。如果放松會計計量的規則,創造的利益是一種幻覺,只能延遲問題的解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改變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資產價值背離它們的真實市場價格將導致公司財務狀況健康的假象,將會剝奪投資者在最需要關鍵財務信息的時候獲取這些信息的權利,最終還是會導致儲蓄和貸款市場的崩潰。
(二)、公允價值的不足之處
事實上,我們承認公允價值計量有問題。但是我們質疑的不是公允價值計量方式本身,而是產生公允價值的過程,尤其在不活躍或者無秩序的市場上如何確定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準則在一個平穩的市場中運行得不錯,但是當市場發生突然變化的時候,情形就不一樣。所以不應該放棄公允價值的原則,而是要完善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次貸危機中,當市場巨變和信貸萎縮導致次債相關產品從第一或第二層次掉落至第三層次時,FAS157卻未能就這種情形下如何確定公允價值提供技術指引,導致第三層次的公允價值計量結果差距很大。每次大危機都會帶來對游戲規則的反思和重建,會計準則當然不能例外。其實會計界完全可以把這次金融界對于公允價值的指責當成一次契機,痛下決心,不斷完善公允價值的確認標準、計量方法和披露要求。在壓力下輕易放棄公允價值其實是鴕鳥政策,把問題掩蓋起來并不能解決問題。當年日本就是把銀行壞賬藏起來慢慢消化,結果雖然平穩但是長途漫漫。雖然國際準則理事會很有壓力,但是還是堅持了原則:(1)衍生工具堅持公允價值計量,因為對于衍生工具只有公允價值適合作為計量原則;(2)指定的不允許重分類,對于意圖明確的不能隨意改變,操縱利潤;(3)交易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后如由公允價值該按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減值還是要提的;(4)生效日不能提前,以前確認的損失不能轉回,減少對利潤的操縱。
四、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會計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完善公允價值確認標準、計量方法和披露要求的方法。第一,可靠性。如果所有資產和負債其市場是流動和透明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就能提供可靠的信息。但是如果很多資產和負債不存在活躍的市場,那么公允價值就是估計得到的。比如運用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估計方法。很明顯,估計得到的帶有很大的主觀判斷,是不可靠的。次貸危機表明,所計量的資產或負債存在著一個習以為常的交易市場這一假設并非永遠成立。例如因為投資者過度恐慌和信貸極度萎縮,CDO的市場交易已經名存實亡。此時它的公允價值自然不可靠。第二,管理當局的判斷。按照準則要求的第三個級次,沒有交易市場的金融產品,需要管理層根據主觀判斷和市場假設建立復雜的數學估值模型確定。由于管理當局必須對市場情況做出大量的假設、估計和判斷,會使得有意或者故意的偏差的存在,會導致公允價值的不妥當。使用公允價值計量的財務報告潛在的不可靠性更大。第三,披露。對于公允價值估計的附加信息披露是必要的。FAS157對于公允價值估計依據的參照信息的可靠性信息披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遠遠不夠。應該增加有助于報表使用者理解公允價值估計的相對可靠性信息披露,比如,影響估價的關鍵驅動因素、公允價值范圍的估計以及置信區間等。另外,還應考慮公允價值變化的披露。為了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公允價值估計,應該充分披露引起公允價值變化的因素。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手續
2021-02-089大“城中村”亞運前拆完
2021-01-10去哪里查詢拆遷紅線的范圍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