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財政部、國稅總局各自的管轄范圍說起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務院組成部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財政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5號)第二章主要職能:
(二)起草財政、財務、會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組織涉外財政、債務等的國際談判并草簽有關協議、協定。
(十二)負責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監督和規范會計行為,制定并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注:本條明確了以下內容
一、負責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監督和規范會計行為;
二、制定并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三、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
補充:機構設置(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網)
部機關其中包括:會計司;部屬事業單位其中包括:會計準則委員會、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全國預算會計研究會、中國會計學會、中國珠算心算協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
注:即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全國組織,接受財政部業務指導。
2、國家稅務總局(國務院直屬機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稅務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87號)第二章主要職責:
(一)具體起草稅收法律法規草案及實施細則并提出稅收政策建議,與財政部共同上報和下發,制訂貫徹落實的措施。負責對稅收法律法規執行過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稅政問題進行解釋,事后向財政部備案。
(二)承擔組織實施中央稅、共享稅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基金(費)的征收管理責任,力爭稅款應收盡收。(即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稅收征收管理工作)
(五)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納稅服務體系建設,制定納稅服務管理制度,規范納稅服務行為,制定和監督執行納稅人權益保障制度,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履行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納稅服務的義務,組織實施稅收宣傳,擬訂注冊稅務師管理政策并監督實施。
(十一)對全國國稅系統實行垂直管理,協同省級人民政府對省級地方稅務局實行雙重領導,對省級地方稅務局局長任免提出意見。(注:再次明確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稅收征收管理工作)
補充:國稅總局行業概況:(見國稅總局官網)
稅務機關是主管我國稅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部門。
國家稅務局系統、地方稅務局系統負責不同稅種的征收管理:
國家稅務局負責國內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公司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央與地方所屬企業、事業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以及部分企業、事業單位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資源稅等稅種的征收管理。
地方稅務局負責營業稅,部分企業、事業單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印花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煙葉稅等稅種的征收管理。
補充:代收社會保險(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文化事業建設費、價格調節金、工會經費等。
依上,單從財政部、國稅總局兩個部門的主要職責可以看出,財政部負責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監督和規范會計行為,制定并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導和監督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等;國稅總局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稅收征收管理工作。即也就是說企業會計核算的最高管理機構是財政部,而非國家稅務總局。且企業會計核算依據的是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而非稅收相關法律。
二、從財稅政策本身分析會計核算之——制度、準則、稅法可否混用
1、會計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章會計核算第十三條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八條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第七章附則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注: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見會計從業考試書《基礎會計》)
(1)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會計部門規章:
會計部門規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并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
如:《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3)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國務院財政部門以文件形式印發的制度辦法,其制定依據是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和會計規章。包括:
《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小企業會計準則》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2、稅收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九號)2005年08月31日第二節賬簿、憑證管理:
第十九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進行核算。
第二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抵觸的,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
依上,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即《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等,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混用,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抵觸的,稅務處理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會計核算不做變動,還是依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核算。即會計核算與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不一致的,賬表(記賬憑證、財務報表等)必須調整一致。會計核算與稅收政策不一致的,調表(申報表)不調賬。
補充:“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是一個變量(即在那個山頭,唱哪山的歌)。所謂“實質重于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項的實質重于法律表現形式。在《稅法》的“實質重于形式”中的“實質”應當是指“法的實質”,即法律事實,“形式”應當是指“表見形式”,即表面外觀(如:自產貨物用于對外捐贈,交稅是實質,不確認收入是形式)。恰恰要與會計上“實質重于形式”定義相反理解。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疑不訴有追訴時效嗎
2020-12-19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