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糾紛是指利益受到特定知識產權影響的行為人,以該知識產權權利人為被告提起的,請求確認其有關行為不侵犯該知識產權的訴訟。所謂受到“特定知識產權影響”,目前司法實踐中一般理解為,行為人受到了來自特定知識產權權利人的侵權警告或者侵權威脅,但權利人并未在合理期限內依照法定程序請求人民法院解決有關爭議。
【管轄】
對于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已經通過一些個案批復明確,確認不侵權訴訟在性質上屬于侵權類糾紛,但系獨立的訴訟,不因對方當事人另行提起侵權訴訟而被吸收。因此,對這類案件應當按照侵權糾紛來確定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9條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上述侵權行為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對于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雖然目前并無明確的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但作為一類知識產權案件,應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和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具有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對于涉及具體知識產權類型的案件,還應當適用有關同類權利案件的管轄規則。如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還應當適用專利糾紛案件的管轄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個案批復明確,對于法院間因管轄發生的爭議,包括因同一法律事實或者同一法律關系產生的確認不侵權訴訟、侵權訴訟和訴前臨時措施案件,有關法院要及時依法協商或者報請共同上級法院指定,按照受理在先的原則確定管轄,并將在后受理案件依法移送合并審理。
【法律適用】
處理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第108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的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訴訟在我國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知識產權領域新出現的一種訴訟類型。最早是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龍寶生物工程實業公司與**朗力福保健品有限公司請求確認不侵犯專利權糾紛案的批復》中明確認可這種案件類型的。
盡管這類案件可能涉及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但鑒于這類案件均屬于確認之訴,其裁判結果只是做出一種宣告性的判決,不存在判令承擔民事責任的問題,同時也為了便于統計和總結有關審判經驗,《規定》將之單列為一類知識產權糾紛,并考慮到有關案件發生的可能性列舉了三類第四級案由,涉及專利、商標和著作權這只類主要的知識產權。
關于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的起訴或受理條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明確規定:“權利人向他人發出侵犯專利權的警告,被警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經書面催告權利人行使訴權,自權利人收到該書面催告之日起一個月內或者自書面催告發出之日起二個月內,權利人不撤回警告也不提起訴訟,被警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請求確認其行為不侵犯專利權的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于涉及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所提起的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糾紛,均應當參照執行此規定。
當事人之間對有關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已經進人法定的爭議解決程序(主要是指權利人已經提起訴訟或者申請訴前臨時措施并且有關程序正在進行)的,當事人不能再提出確認不侵害知識產權訴訟,有關不侵權的主張可以作為侵權抗辯事由在已經啟動的法定的爭議解決程序中提出。
《規定》所稱確認不侵害著作權糾紛,是指受到特定著作權或者鄰接權影響的行為人,以權利人為被告提起的,請求確認其有關行為不侵犯該著作權或者鄰接權的訴訟。也就是說確認不侵害鄰接權的,也統一確定為確認不侵害著作權糾紛。
確認不侵權的問題一般多出現在知識產權領域,這樣表述更加準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