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賠償精神損失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賠償精神損失的,最高人民法院將統一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侵害他人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可依照該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賠償20年。受害人不滿16歲的,每小一歲減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參照侵害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予以酌減,但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侵害他人身體權的,參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權的賠償標準酌定賠償數額。
同時,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權的,將根據以下標準酌定賠償數額: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的,參照前款規定或適當從輕。
二、精神損害賠償范圍
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三、侵權形式
(一)侮辱
侮辱一般是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二)誹謗
誹謗一般是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精神損失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情節不嚴重的一般都是進行賠禮道歉,但是情節比較嚴重的就得進行實際上損失賠償。在情節比較輕的建議雙方私下進行協商,只要很愉快的溝通好,那么人民法院不會進行干涉,按照雙方決定就可以。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農村拆遷是按戶口還是面積
2020-11-15小產權房拆遷如何賠償
2021-02-22承租人是否有權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2-07拆遷中有哪些常見的土地違法行為
2021-01-27舊城拆遷改造的邏輯啟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