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賠償精神損失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賠償精神損失的,最高人民法院將統一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侵害他人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可依照該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賠償20年。受害人不滿16歲的,每小一歲減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參照侵害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予以酌減,但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侵害他人身體權的,參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權的賠償標準酌定賠償數額。
同時,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權的,將根據以下標準酌定賠償數額: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的,參照前款規定或適當從輕。
二、精神損害賠償范圍
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三、侵權形式
(一)侮辱
侮辱一般是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二)誹謗
誹謗一般是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精神損失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情節不嚴重的一般都是進行賠禮道歉,但是情節比較嚴重的就得進行實際上損失賠償。在情節比較輕的建議雙方私下進行協商,只要很愉快的溝通好,那么人民法院不會進行干涉,按照雙方決定就可以。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11-10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