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前保全能否保全第三人的財產?
訴前保全是可以保全第三人財產的,因為訴前保全本身就是為了防止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處分有爭議標的物或者處分判決生效后用以執行的財產,以防止糾紛擴大,并保障生效判決得到執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會給當事人財產權和人身權造成損害。例如,對當事人的銀行存款全部予以凍結,超出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會使對方當事人的經營活動受到限制。所以,第三人系因本案有利害關系而加入到訴訟中來,如果第三人的財產屬于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是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
《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也認為,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當限于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財產保全的范圍,不能超過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或者不能超過爭議財產的價額。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范圍內,才能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使申請人的權益得到實現,也避免給被申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仲裁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這樣的規定太過籠統,對當事人在仲裁前還是仲裁中是否都可以申請保全交代不清,比較模糊,且對“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是否應進行實質性審查、當事人是否要提供足以證明“行為”或“原因”的證據均未表明;該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幾個問題的通知》規定這里的“法院”指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先是在法律中作模糊的規定,又要通過司法解釋來加以解釋,稍顯繁瑣,并且降低了仲裁法的明確性和確定性。
綜上,不管是第三人還是當事人,只要他們的財產利益已經參與到訴訟中就將成為標的,如果當事人對財產有疑惑和擔憂都是可以通過申請要求法院采用相應的措施保全起來,在判決出來或者訴訟結束之前都將處于待處分的狀態,他人不能隨意干涉。
訴前財產保全期限是多久
訴前財產保全費用是怎么收取的?
訴前財產保全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個人土地出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10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回購房
2020-11-12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陽山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