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贈財產擬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據了解,我國慈善立法歷程可追溯至10年前,2005年民政部提出《慈善事業促進法》立法建議。2008年慈善法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2013年又再次列入本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
對于慈善活動的界定,草案采用了“大慈善”的概念。明確除了扶貧濟困救災之外,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事業,及“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活動”都屬于慈善。草案對慈善組織的設立、內部管理、行為規范等也作出了較為全面的規定。草案規定,每年3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
草案中受到業界關注的一大焦點是或將逐步放開公募權。目前除少數試點地區外,全國只有少數慈善組織具備公開募捐的資格。草案規定,慈善組織自登記之日起可以向特定對象進行非公開募捐。依法登記滿兩年、運作規范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原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民政部門經審查,沒有發現其受到本法規定行政處罰的,應當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
同時,草案對于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募捐也進行了相關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以通過互聯網開展募捐。
為促進慈善事業發展,草案明確,慈善組織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稅收優惠。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于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為了充分發揮公益信托的作用,草案還專設一章對“慈善信托”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明確和完善。
慈善組織的透明度與公信力是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草案對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作了專章規定,要求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社會公開年度工作報告,包括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年度開展募捐及接受捐贈情況、開展慈善項目情況等。慈善組織公開募捐周期大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的具體情況,公募結束后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草案還特別明確,慈善組織的財產管理使用可能有違法行為的,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查詢其銀行等金融賬戶。而對假冒慈善名義騙取財產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草案還指出,國家鼓勵公眾、媒體對慈善活動進行監督;并規定廣電媒體、網絡及電信運營商對利用其平臺進行募捐的相關事項有驗證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實控人變更股權轉讓需時多久
2021-01-15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