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對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作了規定,《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中也做了詳細解釋。但筆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股份支付中股票期權的確認、計量和會計處理有不同看法。
[例]甲公司是一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總額為5000萬股。2005年1月1日,公司向其120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00股股票期權。約定這些管理人員從2005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10000股甲公司股票。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5元,為更加清晰的說明問題,假設該公司在未來3年內沒有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離職。
下面分別說明甲公司采用回購股份和發行新股的形式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一、采用回購股份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各年會計處理如下:
(1)在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宣布股票期權激勵方案時,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2)2005年12月31日,按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取得的職工服務費計入成本費用,同時增加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每年的服務費=15×10000×120×1/3=6000000(元)
借:管理費用6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000000
筆者認為,服務費即員工取得期權的公允價值,不應計入管理費用,因為股票期權激勵是現代公司中剩余索取權的一種制度,是員工參與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并不是取得員工服務的一種支付,員工的服務已經通過工資進行了支付,員工取得公司未來股份的權利價值,應計入利潤分配科目。因此,會計處理應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6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000000
(3)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2006年12月31日確認服務費的會計處理同2005年12月31日。
(4)《公司法》規定,公司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而收購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用于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支付;所收購的股份應當在1年內轉讓給職工。2007年開始,該企業可以選擇這一年內股價較低的時候回購本公司股份,假設2007年5月29日股價較低,每股股票市價19元,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公司回購了120萬股,未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支付的收購價款為2280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公證怎么收費
2021-02-10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管轄小結
2021-02-28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