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資本市場(這里主要指股市)為什么到現在還有那么多的問題?為什么在解決了股權分置問題之后,普通投資者還會怕大小非減持?為什么我們的股市會如此大起大落,一年多的時間就可以從1000升到6124點,卻又在8個多月的時間里從6124點跌到目前的2700點?
筆者認為,中國股市的大部分問題都是由于相關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或不公平引起的,而且最主要是由股票發行上市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引起的。無論是早期的審批制、核準制下規定市盈率發行和現在核準制下詢價發行,這些制度大多是基本照搬或模仿發達國家的相關制度而來的,并不適合或不太適合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國情和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不同,中國是人多、公司多,照搬發達國家的東西是行不通的,在發達國家,競爭遠沒在國內激烈,而且各種資源相對豐富,資本市場的容量也是一種資源,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資本市場發展了幾十年上百年,擬上市的公司相對較少,且其市場容量也相對較大,所以有資格上市就上市基本上不存在問題。
但我國內地的情況不同,我國內地的資本市場從無到有,早期由于上市公司少,市場容量相對較大,矛盾相對不太突出,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從小到大快速發展,市場的供需狀況從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這種矛盾就愈突出,這種情況有點類似于我國的大學教育和畢業就業情況,原來我國只要你大學畢業,國家不但發給你畢業證書,還包分配工作,因為原來大學畢業生少,工作崗位較多,便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和工作崗位的相對有限,這種大學畢業國家包分配工作的制度早于與時俱進被廢止了。
所以,筆者認為,我國現行的這種國家相關部門審核通過、擬上市公司拿到批文即可上市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已不適合我國的國情、不能適應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及時將這種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制度進行改革。
現行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除了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外,還有許多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地方,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國家在某種意義上剝奪了市場的某些權力
從廣義上來說,市場也是國家的,不存在侵不侵權的問題,但從狹義上來說,這個市場應該屬于廣大投資者包括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公司和國家等所有參與者的。股票市場包括買方市場、賣方市場和一些相關的機構如證券公司等,市場容量的大小由買賣雙方的容量大小決定,我國可上市公司資源豐富,而資金相對有限,可以說目前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所以目前市場容量的大小主要還是由買方市場決定。而自從中國的股市開張以來,國家基本上很少或沒有直接參與買方市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期間可以離婚嗎
2020-12-16連帶責任擔保只有名章有效嗎
2020-12-01老板因員工離職扣培訓費合法嗎
2021-01-17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創傷性關節炎能評殘嗎
2020-11-14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