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偵查機關對被害人的控告或告發不予立案,或者立案后予以撤銷不對犯罪進行追究情況的解決
立案作為偵查的前置程序,這種做法只在中國存在,學界對此褒貶不一,肯定的觀點認為立案程序可以過濾部分不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節約司法資源,保障偵查對象的權利;否定的觀點主要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應由法官來裁判,由偵查機關決定違反訴訟職能分離原理,產生不公正的印象和結果。另外,偵查機關在對是否立案進行審查時,也需要進行證據的收集,現場的勘驗,很難將之與偵查決然分開。因此,立案階段完全是不必要的。本人贊同后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取消立案階段,只要偵查機關獲得有關犯罪的信息即應該展開偵查活動,如果偵查發現不屬于犯罪則作出偵查結論,終結偵查。當然,這樣仍有一個犯罪信息的初查問題,這完全可以在偵查機關內部通過分工解決。比如,由基層治安派出機構或巡警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核實犯罪是否存在并保護現場,如不能斷定不是犯罪,則應毫不遲疑地通知犯罪偵查部門展開正式偵查。這樣一方面可以過濾掉虛假的或明顯不屬于犯罪的案件,另一方面也為及時偵查創造了條件。立案階段的取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偵查機關不立案的問題,偵查過程中,偵查機關認為對犯罪嫌疑人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如果被害人對此表示異議,則屬于程序性裁判所應解決的問題,還得回到上文我們設立的程序中去,由法官作出裁定。
2、重大、復雜案件的起訴決定權
按照各國的通行做法,一般案件的起訴由公訴機關裁量,重大、復雜案件的起訴由第三方來做出決定。我國的公訴決定主體不論何種性質的案件,一概為檢察機關,未免有違只能分離原理,因此也應該仿照西方國家的做法,加以改造。在我國這樣缺乏陪審傳統的國家,這種決定主體仍然得由法官來擔當。這也是程序性裁判的一種,該裁判的當事人雙方為公訴方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作為公訴方證人的形式發揮作用。對于該裁定,允許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輸合同中稅款由誰承擔
2020-11-22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是什么
2021-03-19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