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臨漳縣律師 蔚縣律師 隆堯縣律師 廣平縣律師 黃埔區律師 魏縣律師 肥鄉縣律師
股權轉讓涉及印花稅,增值稅以及企業所得稅等許多復雜的關于稅的問題。如果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對于稅務的問題有什么紕漏的話,就會給日后企業的發展帶來危險,影響企業未來的經濟。那么在增資后轉讓股權的稅務風險有哪些?大家應該提前了解。律霸的小編在在這里為您簡單的介紹。
增資后轉讓股權的稅務風險
(一)自然人轉讓股權的稅務風險
1、股權轉讓協議履行完畢與否的稅務風險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收回轉讓的股權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130號)的規定,個人轉讓股權的所得稅按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1)股權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股權已作變更登記,且所得已經實現的,轉讓人取得的股權轉讓收入應當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轉讓行為結束后,當事人雙方簽訂并執行解除原股權轉讓合同、退回股權的協議,是另一次股權轉讓行為,對前次轉讓行為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款不予退回。基于此規定,如果股權轉讓協議已經履行,履行的標志是受讓人已經向轉讓方支付了股權轉讓款,并在當地工商部門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則當事人雙方簽訂并執行解除原股權轉讓合同、退回股權的協議,對前次轉讓行為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款不予退回。
(2)股權轉讓合同未履行完畢,因執行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議的裁決、停止執行原股權轉讓合同,并原價收回已轉讓股權的,由于其股權轉讓行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實現,隨著股權轉讓關系的解除,股權收益不復存在,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和征管法的有關規定,以及從行政行為合理性原則出發,納稅人不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基于以上規定,個人在進行股權轉讓時,必須要考慮清楚股權轉讓協議的履行完畢與否的稅收負擔問題,如果不想實質上進行股權轉讓,則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后,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不要支付股權轉讓款,則股權轉讓協議是法律上的未履行完畢,可以退回協議,可以節省股權轉讓中的個人所得稅。
2、個人轉讓股權的個人所得稅繳納的稅務風險
個人轉讓股權的個人所得稅繳納的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兩方面:
一方面是個人轉讓股權的法律手續不符合稅收法律規定。在實踐中總是存在一種現象:轉讓方和受讓方私自簽訂平價或折價的股權轉讓協議,不通過當地的稅務當局,而直接通過社會關系在當地的工商部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這是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將受到稅務當局的稽查和處罰風險。
另一方面是股權轉讓協議中的轉讓價格往往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即不符合稅收法律規定的折價或平價條件,而少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第三條規定:“稅務機關應加強對股權轉讓所得計稅依據的評估和審核。對扣繳義務人或納稅人申報的股權轉讓所得相關資料應認真審核,判斷股權轉讓行為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是否符合合理性經濟行為及實際情況。對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如平價和低價轉讓等)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每股凈資產或個人股東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
(二)法人股東股權轉讓中的稅務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八十三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國稅函[2010]79號明確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基于以上稅收法律的規定,法人轉讓股權協議中的稅收風險主要體現在:被投資企業有多年累積的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時,法人轉讓股權的轉讓價格中含有被投資企業多年累積的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與轉讓方股東所占股權比例的乘積部分,而使股權轉讓價格是溢價轉讓從而使轉讓方股東多繳納企業所得稅。
增資后轉讓股權的稅務風險并不少,主要涉及法人股東和自然人股東。所以如果股東是企業或法人,在轉讓股權時為了減少企業所得稅可以先將留存收益進行分配再轉讓,可以降低其中的費用。股權轉讓是兩方的大事,所以在轉讓股權時一定要慎重,在股權轉讓協議中一定要寫明相關條文。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規定?
如何認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股權轉讓包含公司財產是否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抵押財產上成立留置權的法律保護是怎樣的
2021-02-15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要多久
2021-01-06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