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了建立健全社會基礎保障措施,需要使財政收入得到保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我們每個人都是納稅主體,只是需要繳納的稅種不同。在社會市場經濟之中,公司法人也是一大經濟活動主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司法人是否納稅人呢?
一、公司法人是否納稅人?
公司盈利與法人代表無關,法人的個人所得稅就按照工資薪金等收入類型繳納個稅公司作為獨立法人,他的核算是單獨的,與法人代表無關。法人代表只是形式上代表公司利益,出席或者從事一些工作。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我國個人要區分其不同類型的收入,例如法人取得的與其職務相關的收入都按照工資薪金交稅。如果他還有股權,取得利息或者其他類型所得,要根據這些不同類型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法人股權投資收益要繳稅嗎
從稅收的角度,法人股權投資收益主要包括股息紅利所得和股權轉讓所得兩大類。
(一)法人股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包括居民企業之間、非居民企業與居民企業之間取得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1、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在股份公司持續經營過程,其資金來源于公司所得稅后的盈余積累,包括所有者權益類中的“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兩項。投資方企業取得的被投資企業分配的紅股,應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但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也就是說,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個月的股息紅利要繳稅,其他的股息紅利都不需要繳稅。免稅收益需向稅務機關備案。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管理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9〕255號)的規定,對需要事先向稅務機關備案而未按規定備案的,納稅人不得享受稅收優惠;經稅務機關審核不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稅務機關應書面通知納稅人不得享受稅收優惠。
2、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征企業所得稅。
依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應當就其取得的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和發生在居民企業之間的情況相類似,這類股息、紅利收益也是從被投資的居民企業的稅后利潤中分配的,已經繳納過企業所得稅,如果再將其并入前述非居民企業的應稅收入中征稅,也存在同一經濟來源所得的重復征稅問題。
因此,《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人。
3、居民企業從非居民企業取得股息、紅利收入應并入應納稅所得,但境外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可抵免。除了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收入以及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收人外,居民企業也有可能從非居民企業取得股息、紅利收入。
由于非居民企業是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的企業,因此對居民企業從非居民企業取得的這部分股息、紅利收入已經繳納的稅款,可以通過《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方法來消除雙重征稅。
4、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需要按10%的稅率繳稅。但如果非居民企業所在國家或地區與我國簽訂有稅收協定,協定的稅率低于10%,則可以按協定的稅率執行。
需要提醒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的規定,被投資企業將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的,不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
(二)股權轉讓所得應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項所稱轉讓財產收入,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債權等財產取得的收入。
國稅函〔2010〕79號文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對股權轉讓所發生的損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股權投資損失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6號)的規定,企業對外進行權益性(以下簡稱股權)投資所發生的損失,在經確認的損失發生年度,作為企業損失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扣除。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股權轉讓所得的核定征收。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30號)第三條的規定,除了特殊行業、特殊類型的納稅人和一定規模以上的納稅人(特定納稅人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明確)不得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外,對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
(3)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4)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
(5)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6)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核定征收方式由稅務機關應根據納稅人具體情況,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或者核定應納所得稅額。
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應稅所得率:
(1)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的;
(2)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的;
(3)通過合理方法,能計算和推定納稅人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總額的。
納稅人不屬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應納所得稅額。股權轉讓所得對于企業來說屬于非日常經營項目,對于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非日常經營項目所得如何繳納企業所得稅呢?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7號)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對于依法按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取得的轉讓股權(股票)收入等轉讓財產收入,應全額計入應稅收入額,按照主營項目(業務)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計算征稅;若主營項目(業務)發生變化,應在當年匯算清繳時,按照變化后的主營項目(業務)重新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計算征稅。企業以前年度尚未處理的上述事項,按照本公告的規定處理;已經處理的,不再調整。
因此,對按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轉讓股權,不論股權轉讓所得是否為損失,一律按照股權轉讓收入的全額與企業主營業務所適用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另外,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7號文特別強調:對于專門從事股權(股票)投資業務的企業轉讓股權,不得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
公司法人需要按照既定的稅率進行納稅,且納稅的稅額高于一般公民個體,就司法實踐來說,公司等企業的納稅金額,使得國家的財政收入得到了更大的保障。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繁榮。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公司拖欠貨款起訴狀
2020年上海公司注冊需要多少錢
股份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0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交通死亡補償費計算依據
2021-01-23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買門面無證無手續拆遷有賠償嗎
2021-02-19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怎么判斷是不是商業拆遷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