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企業解散糾紛怎么處理?
可以向法院起訴來進行判決處理,合伙企業的解散事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
1、合伙期限屆滿,合伙人決定不再經營;
2、合伙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3、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
4、合伙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滿三十天;
5、合伙協議約定的合伙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
6、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原因。
二、具體情況
1.合伙清算人的權利義務
清算人在清算期間執行下列事務:清理合伙企業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合伙企業未了結事務;清繳所欠稅款;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合伙企業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代表合伙企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活動。為了防止合伙人從事可能耽擱合伙清算的新的商事活動,一般認為,在合伙企業清算期間,合伙人作為清算義務人的權利應當僅限于在為結束合伙企業所必要的范圍內,僅有權從事必要的活動并且是同合伙企業清算事務有關的活動。至于哪些活動是清算合伙企業事務所必要的和與其有關的,則可以由法官根據具體案件的情況作出 合理判斷。
2.合伙企業清算后的財產分配
合伙企業清算以后,如果存在財產,則在支付清算費用或清算人的報酬以后,其財產的分配順序按照我國《合伙企業法》第89條的規定為,合伙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和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以及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依照《合伙企業法》第33條第1款的規定進行分配,即:合伙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辦理;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伙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擔。
3.合伙企業的終止
合伙企業清算結束后,清算人應當編制清算報告,經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在15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申請辦理合伙企業注銷登記。因此,合伙企業自辦理工商注銷登記之日才能認定其主體資格的終止。
以上就是合伙企業解散糾紛的具體處理情況,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一般是需要對合伙企業的相關財產進行清算,因為該糾紛一般都涉及到經濟財產的糾紛問題,如果對相關財產的認定情況不清楚的,可以向司法機關提供相關證據來進行分割。
合伙企業怎么退伙?
有限合伙企業法人股東責任是什么
合伙企業設立申請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租期內營業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8農村宅基地住房拆遷補償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