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于都縣律師 沙縣律師 思茅區律師 新寧縣律師 武陵區律師 金鳳區律師 花都區律師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增多,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股權。有些時候可能會需要進行股權的轉讓,如果公司人員簽定股權轉讓合同以后,有關股權轉讓后資本公積金應該怎樣處理呢,想必還有很多人對此有疑慮。那么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有關股權轉讓后資本公積的處理的相關內容。
一、股權轉讓的有關法定手續
我國公司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公司股權轉讓有關法定手續的規定是:公司股權轉讓應召開股東會進行決議;當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其他人(包括法人、自然人)轉讓股份時,必須取得過半數的股東同意;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股權轉讓應獲得政府審批機關同意;國有控股公司股權轉讓應經其政府主管部門和財政、國資主管部門的批準。另外,股權轉讓時,股東轉讓方與受讓方應就股權轉讓的價格、購股款的支付及交割時間、轉讓前的公司未分配利潤的享受以及債權債務的責任等四個方面主要事項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轉讓方、受讓方其中一方是國有企業或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投資部門的,轉讓協議應經其政府主管部門、財政、國資部門的批準。
二、股權轉讓價格的確定
在以上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中,難點也是容易忽略的問題之一是如何確定股份轉讓價格。實際工作中許多公司在進行股權轉讓時,只以原始投資價值來確定轉讓股份的價值。但根據國家有關法規規定,公司在進行股權轉讓時,股權轉讓價格的確定方法有以下幾種:按實收資本賬面價值(即原始投資價值)來確定;按公司所有者權益來確定;按法定評估機構評估的公司凈資產價值來確定(評估報告一般應經公司董事會或主管財政、國資部門確認);轉讓、受讓雙方通過談判來確定協議價。上述四種方法中,第三種方法提供了社會公允的股權轉讓價格,最為可取。并且我國有關國有資產管理法規也有明確規定,當轉讓方或受讓方其中一方為國有企業的,股權轉讓時必須通過法定評估機構對公司凈資產進行評估,且評估報告應由主管財政、國資部門確認。
三、股權轉讓時實收資本及資本公積的處理
① 補償原投資者資本的風險價值以及其在企業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中享有的權益 。 相同數量的投資,由于出資時間不同,其企業的影響程度不同,由此而帶給投資者的權利也不同,往往前者大于后者。所以 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有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 另外,留存收益和資本公積屬原投資者的權益,但沒有轉入實收資本。如果新投資者一旦加入,則將與原投資者共享該部分權益。這顯然不公平合理,因此為了補償原投資者的權益損失,新投資者如果需要獲得與原投資者相等的投資比例,就需要付出比原投資者在獲取該投資比例時所投入的資本更多的出資額,從而產生資本溢價。
②補償企業未確認的自創商譽 一個企業從創立、籌建、生產營運,到開拓市場,構造企業的管理體系等,都會在無形之中增加企業的商譽,進而增加企業的財富。但是在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下,出于會計計量上的不確定性和會計穩健原則等的考慮,企業不能夠確認自創的商譽。因此,在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中,并沒有體現因自創商譽而使企業所有者財富增加的部分。然而如果新投資者加入企業,將毫無疑問地會分享到自創商譽的益處,那么新投資者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投入資本, 以補償原投資者在自創商譽收益權方面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新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也會超過其按投資比例在實收資本中所擁有的部分,從而產生溢價。
③其他原因 在企業重組活動中,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新投資者為了 獲得對企業的控制權,為了獲得行業準入、為了得到政策扶持或者所得稅優惠等原因 ,也會導致其投入資本高于其在實收資本中按投資比例所享有的份額,從而產生資本公積。 說白了就是獲利代價,不用明細到—某某公司,資本溢價從產生開始就是共同權益了。
根據相關內容的規定,股權轉讓后資本公積的處理基本上就是這樣,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和了解。在股權轉讓過程中一定要遵守相關的法律程序,同時在股權轉讓的過程中會牽涉到股權轉讓后價格的確定。股權轉讓是有一定的風險,在轉讓股權之前一定要認真考慮,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何認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公司股權轉讓怎么樣才有效?
公司股權轉讓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工傷保險申報沒繳費有效嗎
2021-03-08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