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的不足之處
《知識產權協定》主要規定了對版權和相關權利(包括計算機程序和數據匯編)、商標、地理標識、工業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未披露的信息等的保護問題,它與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國際公約如《巴黎公約》、《伯爾尼公約》、《羅馬公約》、《華盛頓公約》等的規定是協調一致的,并對這些公約的規定有所補充。該協定主要規定了各類知識產權的最低保護水平和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措施與力度方面的要求。
與《知識產權協定》的要求相比,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1)保護客體不全面。我國有關立法的保護客體是版權和相關權利、商標、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計算機程序和數據匯編、未披露的信息(即商業秘密),但不保護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地理標識。(2)救濟措施不完備。例如,商標法、專利法規定商標評審委員會、專利評審委員會作出的復審決定是終局的;沒有規定司法當局可以采取臨時措施等。(3)保護力度不合要求。例如,著作權侵權行為人對權利人提供的民事賠償,往往不足以彌補權利人的損失。
二、為適應入世需要對知識產權立法進行的完善
為了適應入世需要,我國新制定了《半導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對半導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予以保護,并對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了修訂。依《知識產權協定》有關條款所作的修改主要包括:(一)著作權法:將計算機軟件和電影作品出租權作為一項獨立財產權予以保護,規定對數據庫等匯編作品給予保護,對“合理使用”的原則與情形重新予以界定,規定司法當局為了防止任何延誤給權利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滅失,可以采取臨時措施,并且加重了侵權行為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加大了對其行政懲罰力度。
(二)《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對軟件著作權人的權利做了細化,并對各項權利的內容做了界定,將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改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50年,并且縮小了“合理使用”作品的范圍、加大了對制作、販賣盜版軟件行為的打擊力度。
(三)商標法:將商標的構成要素由原來的文字、圖形及其組合,改為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這些要素的組合;在禁止使用的要素中,增加了官方標志、檢驗印記;明確規定對馳名商標給予保護;規定當事人可以對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的復審決定向法院起訴;加重了商標侵權人的賠償責任,加大了對商標的司法保護力度,并規定司法當局為了防止任何延誤給權利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滅失,可以采取臨時措施;增加了對地理標識、證明商標以及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持有的集體商標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