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北市區律師 遷西縣律師 長安區律師 富陽市律師 古冶區律師 寮步鎮律師 南市區律師
作為投資方式,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是相對而言的,這不僅表現在字面上的“私”或者“公”上,而是其本質上就有很多的差別,自然表現的意義也就不同。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關于基金方面的內容,律霸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現在就將私募基金設立公募基金設立兩者之間的區別介紹給大家。
一、私募基金設立與公募基金設立兩者之間的區別
(一)募集的對象不同。
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二)募集的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三)信息披露要求不同。
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四)投資限制不同。
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五)業績報酬不同。
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首先,投資目標不一樣。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追求同行業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但同時,私募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其次,兩者的業績激勵機制不一樣。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費,與基金的盈利虧損無關。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產品單位凈值是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費,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虧損的,那么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業績利潤提取的業績報酬是20%。
此外,公募基金在投資上有嚴格的流程和嚴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資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資時,因為牽扯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嚴格的監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資行為除了不能違反《證券法》操縱市場的法規以外,在投資方式、持股比例、倉位等方面都比較靈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區別是激勵機制、盈利模式、監管、規模等方面,具體的投資手法,尤其是選股標準在同一風格下都沒有什么不同。
對于公募基金而言,其設立之初已明確了投資風格,比如有的專做小盤股,有的以大盤藍籌為主,有的遵循成長型投資策略,有的則挖掘價值型機會,品種很豐富,可以為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提供相應的產品。
對于私募基金,大多數規模很小,國內很少有上1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基金,他們不是以追求規模掙管理費為商業模式,而是追求絕對的投資回報。
由于私募管理資金規模有限,他們不大會像公募那樣跟蹤指數(持有大量權重藍籌股),投資風格較為靈活,也就是說在做好風險管理后更多以挖掘個股(大牛股)為主,而且對市場出現的一些熱點把握也更為敏感。那些以前做的比較成功的公募基金經理,挖掘牛股能力都比較強,到私募后更能發揮其特長,不必像以前還要被迫大量持有一些表現一般的指數權重股,可以放開手腳去選股,甚至是可以做以前被公募基金視為有高風險的品種。
做私募的生活會比較滋潤,從個人和團隊角度來看,回報會很誘人。但如果你很有野心,希望規模不斷做大,最后還是要轉變為公募,掙固定的管理費,因為規模越大,超越市場表現的難度就越大。
綜上即私募基金設立公募基金設立兩者之間的區別的介紹,由此可知,兩者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前者以非公開的形式募集資金,而后者以公開的形式募集資金,同時這也是最好理解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募集對象、募集方式等等上的區別。總之,不管哪種方式,都有其利弊,建議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而定。
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中有何新規定?
2020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全文
私募基金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不服,可以在幾日內申請復核
2021-03-19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