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西城區律師 溧陽市律師 龍泉市律師 鐵東區律師 榮縣律師 隆堯縣律師 湘潭縣律師
我們在進行購買私募基金之后,一般是會找托管機構進行托管的,這樣會比較省事,而且,一般情況下,相對于托管來說,如果沒有托管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私募基金沒有托管的法律風險都是包括些什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私募基金的風險的知識吧。
一、私募基金沒有托管的法律風險
1、法律地位風險
私募包括兩類,一是私募股權投資,一是私募證券投資。前者是指以非公開募集的方式投資于企業股權,它與股票的“公開發行”相對;后者是指將非公開募集的資金投資于證券二級市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與向廣大投資者公開發行的“公募基金”(如開放式基金)相對。
客觀上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私”字,的確給人一種非法或游走在法律邊緣的感覺,但事實上,私募股權投融資只是表明其是在公開市場之外進行的募集資金的行為,并不是非法或法律地位不明確,它是完全合法并受到監管部門認可和支持的。
“私募基金”是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而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于國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而言,《證券法》、《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為其設立提供了法律依據,但目前的法規規范仍然不足,為了吸引客戶,大多地下私募基金對客戶有私下承諾,如保證金安全、保證年收益率等,這種既非合伙又非投資的合同在本質上類似非法集資,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書面合同,也很難得到法律的保障。
2、合同法律風險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投資者之間簽定的管理合同或其他類似投資協議,往往存在保證金安全、保證收益率等不受法律保護的條款。
此外,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協議締約不能、締約不當與商業秘密保護也可能帶來合同法律風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目標企業談判的核心成果是投資協議的訂立,這是確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資金方向與雙方權利義務的基本法律文件。
在此過程中可能涉及三個方面的風險:一是締約不能的法律風險;二是談判過程中所涉及技術成果等商業秘密保密的法律風險;三是締約不當的法律風險。這些風險嚴格而言不屬于合同法律風險,而是附隨義務引起的法律風險。
3、操作風險
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通過信托計劃形成的契約型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二是國家發改委特批的公司型產業基金;三是各類以投資公司名義出現的、與私募股權基金運作方式相同的投資機構,而這種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處于監管法律缺失的狀態。
雖然我國私募基金的運作與現有法律并不沖突,但在實施過程中又缺乏具體的法規和規章,導致監管層與投資者缺乏統一的觀點和做法,部分不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或基金經理暗箱操作、過度交易、對倒操作等侵權違約或者違背善良管理人義務的行為,這都將嚴重侵害投資者利益。
4、退出機制中的法律風險
目標企業股票發行上市通常是私募股權基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股票上市后,投資者作為發起人在經過一段禁止期之后即可售出其持有的企業股票或者是按比例逐步售出持有的股票,從而獲取巨額增值,實現成功退出。上市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上市,另一種是買殼上市。直接上市的標準對企業而言還相對過高,因此我國企業上市熱衷于買殼上市。
表面上看,買殼上市可以不必經過改制上市程序,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上市目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財務公開和補交欠稅等監管,但從實際情況看,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殼資源大多數“不干凈”,債務或擔保陷阱多,職工安置包袱重,如果買殼方沒有對“殼”公司歷史做出充分了解,沒有對債權人的索債請求、償還日期和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而產生的一些負債等債務問題做出充分調查,就會存在債權人通過法律的手段取得上市公司資產或分割買殼方己經取得的股權,企業從而失去控制權的風險。
回購退出方式(主要是指原股東回購管理層回購)實際上是股權轉讓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受讓方是目標企業的原股東。有的時候是企業管理層受讓投資方的股權,這時則稱為“管理層回購”。以原股東和管理層的回購方式的退出,對投資方來說是一種投資保障,也是使得風險投資在股權投資的同時也融合了債權投資的特點,即投資方投資后對企業享有股權,同時又在管理層或原股東方面獲得債權的保障。
回購不能也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的主要法律風險。表現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進入時的投資協議中回購條款設計不合法或者回購操作違反《公司法》等法律法規。
二、私募基金的托管銀行需要有什么資質或要求嗎?
《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的證券基金托管銀行,也就是托管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凈資產和風險控制指標符合有關規定;
(2)設有專門的基金托管部門;
(3)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專職人員達到法定人數;
(4)有安全保管基金財產的條件;
(5)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統;
(6)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設施和與基金托管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7)有完善的內部稽核監控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
(8)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所以就是關于私募基金沒有托管的法律風險的介紹啦,如果沒有托管的話,可能會帶來操作風險以及退出機制中的法律風險。但是,我們在進行找機構進行托管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事項,要注意機構是否存在托管的資質,而且要選擇信用較好的機構。
私募基金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最新私募基金備案規定
2020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簽了勞動合同可以辭職嗎
2020-11-22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