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果在經營之中發生了資金鏈供應不上或者是管理上的失誤往往都會經營不下去的,此時如果想要維持公司的運轉往往會將公司進行合并,但是在合并時會出現公司合并無效等情況,那么公司合并無效之訴的原因都有什么?呢?小編這就為大家進行解答。
一、公司合并無效之訴的原因是什么?
我國公司法沒有直接規定公司合并無效制度。但是由于公司合并是參與合并的公司基于合并合同而進行的法律行為,如合并行為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范的事由,利害關系人當然可以提起請求確認無效之訴。在此類訴訟中,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合并無效的原因
公司合并只要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范,都可以作為合并無效的原因。在實務中,違反下列強制性規范是常見的導致公司合并無效的原因:
1、違反公司法第38條和103條規定,公司合并應經股東(大)會決議。
2、違反公司法第183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必須經主管機關批準。
3、違反公司法第184條規定,債權人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但公司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的擔保。
(二)無效原因的補正
雖然公司合并存在無效的原因,但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關系,在法院判決合并無效之前,應給予當事人以補正的機會。若當事人在法院判決前,補正有關無效原因,合并應確認有效。《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0條規定:“企業兼并協議自當事人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兼并協議自批準之日起生效;未經批準的,企業兼并協議不生效。但當事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補辦報批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該兼并協議有效。”
(三)合并無效的法律后果
1、恢復到合并前的狀態。在吸收合并中,消滅公司應從存續公司中分離,存續公司進行變更。
2、無效判決的溯及力的限制。合并無效的判決只對將來有效,不影響此前存續公司以合并有效為前提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如果合并無效判決溯及既往,自合并開始無效,則影響交易安全,導致法律關系混亂,損害第三利益。
3、締約過失責任。我國合同法第58條后句的規定。
但是根據已知的法律規定,合并無效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沒有按照有關的法律規定進行合并,就比如說是股份制的有限公司想要進行合并,沒有經過主管機關批準沒有在合并之初召開股東大會,都會合并失敗,這都是原因。
公司法中關于注銷登記、分公司登記的相關規定
有限公司股東變更程序是什么
公司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