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果在經營之中發生了資金鏈供應不上或者是管理上的失誤往往都會經營不下去的,此時如果想要維持公司的運轉往往會將公司進行合并,但是在合并時會出現公司合并無效等情況,那么公司合并無效之訴的原因都有什么?呢?小編這就為大家進行解答。
一、公司合并無效之訴的原因是什么?
我國公司法沒有直接規定公司合并無效制度。但是由于公司合并是參與合并的公司基于合并合同而進行的法律行為,如合并行為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范的事由,利害關系人當然可以提起請求確認無效之訴。在此類訴訟中,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合并無效的原因
公司合并只要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范,都可以作為合并無效的原因。在實務中,違反下列強制性規范是常見的導致公司合并無效的原因:
1、違反公司法第38條和103條規定,公司合并應經股東(大)會決議。
2、違反公司法第183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必須經主管機關批準。
3、違反公司法第184條規定,債權人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但公司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的擔保。
(二)無效原因的補正
雖然公司合并存在無效的原因,但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關系,在法院判決合并無效之前,應給予當事人以補正的機會。若當事人在法院判決前,補正有關無效原因,合并應確認有效。《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0條規定:“企業兼并協議自當事人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兼并協議自批準之日起生效;未經批準的,企業兼并協議不生效。但當事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補辦報批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該兼并協議有效。”
(三)合并無效的法律后果
1、恢復到合并前的狀態。在吸收合并中,消滅公司應從存續公司中分離,存續公司進行變更。
2、無效判決的溯及力的限制。合并無效的判決只對將來有效,不影響此前存續公司以合并有效為前提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如果合并無效判決溯及既往,自合并開始無效,則影響交易安全,導致法律關系混亂,損害第三利益。
3、締約過失責任。我國合同法第58條后句的規定。
但是根據已知的法律規定,合并無效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沒有按照有關的法律規定進行合并,就比如說是股份制的有限公司想要進行合并,沒有經過主管機關批準沒有在合并之初召開股東大會,都會合并失敗,這都是原因。
公司法中關于注銷登記、分公司登記的相關規定
有限公司股東變更程序是什么
公司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晚上擾民該向哪里投訴
2020-11-16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拒保
2021-02-18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房屋拆遷補償方案中應該有幾種補償方式
2021-01-09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