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國有企業改制的步伐也越來越大。國有企業通過改制,可以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有利于理清股權關系,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當然,為了保證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國企改制要法律法規指導下進行。那么國有企業改制法規包括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做個具體介紹吧。
一、國有企業改制法規包括哪些?
1、《公司法》;
2、《證券法》;
3、《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4、《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
5、《關于企業兼并的暫行辦法》;
6、《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
二、企業改制的方式都哪些?
1、公司制改造
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是人資兼合的公司,具有股權多元化的特點,規模可大可小,不需要向社會公開財務情況,由于股權多元化,有利于建立科學、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因此是企業改制的主要形式。
2、股份合作制改造
在股份合作制企業中,勞動合作和資本合作有機結合;城市國有小企業和集體企業適合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不吸收企業外部股份。職工離開企業時不能帶走股份,只能在企業內部轉讓,其他職工有優先購買權。
3、企業分立
企業分立應當有廠長(經理)辦公會、股東會等企業決策機構的決議,國家出資企業進行分立時應履行報批的手續,要聽取企業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4、債權轉股權
實施債權轉股權的目的和原則是:盤活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加快不良資產的回收,增加資產流動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企業減少債務負擔,加快實現債權轉股權的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轉虧為盈;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協議中不能約定股權固定回報、設立監管賬戶、原企業回購或擔保回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權等條款。
5、國有產權轉讓
在轉讓價款支付上,原則上應當一次付清;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當交易價格低于評估結果的90%時,應當暫停交易,在獲得相關產權轉讓批準機構同意后方可繼續進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改制的過程比較復雜,中間會涉及到債權人、職工和股東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操作。國有企業改制法規包括公司法、國有企業股權轉讓條例、國有資產管理辦理等。國有企業改制可以選擇的方式有很多,一些規模不大的企業往往會采取整體改制的方案。
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流程是怎樣的
企業改制糾紛之企業改制有哪些方式
國有企業改制職工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