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創業的道路,那么開創一家公司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由疑問關于公司法人代表不是股東嗎,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嗎?那么今天律霸單位小編就跟大家詳細講解有關于法人代表與股東之間的關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由誰擔任法定代表人由股東(或股東會)決定。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最高行政負責人,根據公司章程賦予的權限行使職責。法定代表人對股東(或股東會)承擔責任和享有權利。因此,非股東法定代表人應與股東(股東會)簽訂聘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如果沒有簽訂聘用合同,則存在很大風險。一個公司只能有一個法定代表人,但一個法人可以同時擔任多個公司的法人。
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必須為股東。
首先明確告訴大家,依據《公司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董事長、執行董事肯定是股東,但經理卻不一定是股東。因為經理通常是由董事會聘任的,也有董事擔任經理的。所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必須為股東。
二、法人代表與股東的區別有哪些
簡單說,法人是企業的負責人。股東只是公司的資金投入者。在一般的公司管理中,法人享有經營管理的權力,而股東只是投資者,不能對公司業務進行經營和管理。在跟其他公司簽合同時,只有企業法人簽字才有效。股東不具備經營權。如果將來企業出現問題,要是倒閉的話,企業的財產將有股東投資入股的份額進行分配。這時,法人只是經營者,不能對企業財產進行分配。
1、股東:是公司的投資者,由股東構成股東會,而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務。有限責任公司必須有股東會機構,但外商投資設立的有限公司法律規定只設董事會,由董事會代行股東會的權力,國有獨資公司也不設股東會,重大問題由董事會請示國家授權的機構決定。股東會不是公司的常設機構,股東因故不能參加股東會時,可書面委托他人代為行使權利。
2、法人:生活中人們說到法定代表人時總說成法人。但在法律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主體。
法人是指民法賦予權利能力的基于成員或者獨立財產所形成的團體,不是單個的自然人。民法學將基于成員的團體稱為社團,其成員相應稱為社員;基于捐助財產以財產為成立基礎的團體稱為財團。但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定義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并將法人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后者分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各類公司都是企業法人,但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是法人。
法人作為團體,要像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樣以自己名義參與生活、介入市場,必須設有法人機關。法人機關由意思機關、執行機關、代表機關和監察機關構成。法定代表人實際上是法人機關中的代表機關的擔當人,是一個自然人。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對外活動的當然代表,其行為即為法人的行為,所以《民法通則》規定:法人對代表機關及其他經授權代表法人者實施的行為,負擔責任。
法定代表人和法人的代理人也不同。除法定代表人以外,代表法人進行對外活動,必須有法人合法授權,否則其行為不能視為法人的行為。
以及其相關知識的眼神了,由此可見法人代表是公司的經營者,而股東是公司的投資人,兩者是不同的,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在創業的過程中有所幫助。
公司倒閉誰的責任?是追究法人代表還是股東?
公司法人代表可以不是股東嗎,二者如何區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