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健康運作必須有強大的資金作為支撐,阿對于上市企業來說,經營發展過程中也會暴露出資金短缺的情況,這樣,當自有資金不足的時候,就需要對外融資。上市企業融資方式很多,實踐中涌現了不少經典案例。那么,上市企業融資案例帶來的啟示是什么?下面我們聽聽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上市企業融資案例帶來的啟示是什么?
某某公司在成功進入第二次創業的時候,對公司近10年的經營與管理實踐進行了總結,制定了指導公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某某公司基本法》。在此過程中,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對某某公司的經營理念作了概括和提升,明確地提出了“知本主義”的概念。而配股制度則非常有力的詮釋了對員工的利益分享。
此后,某某公司實行期權改革,即新員工不再派發長期不變一元一股的股票,而老員工的股票也逐漸轉化為期股,即所謂的“虛擬受限股”。
期權的獲得是不需要個人出資購買的(公司協助貸款),只要工作滿一年的員工都可以獲得相應數量。
此后幾年某某公司開始降低股票的分紅,而實行溢價。到2010年左右,由于股價一漲再漲,很多新入職的員工開始反應,公司的股票即便給予購買權,但現金壓力太大,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由于一些信貸政策的原因,不能再實現通過公司擔保向銀行借款這種操作方式,造成員工尤其是新員工的購買股票的壓力進一步增加。所以公司近2、3年股票收益又轉為以分紅為主,而不是股價上漲。
二、上市企業融資的手段有哪些?
銀行貸款是目前債權融資的主要方式,其優點在于程序比較簡單,融資成本相對節約,靈活性強,只要企業效益良好、融資較容易,缺點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或者擔保,籌資數額有限,還款付息壓力大,財務風險較高。
公司債券是指由公司發行并承諾在一定時間內還本付息的債權債務憑證。體現了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行為。債券在本質上也是借錢與還錢關系,但其與貸款的根本區別在于債券可以公開進行交易。而貸款除非債券化,否則是不進行公開交易的。相對于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的融資成本較低,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同時可以保證股本對公司的控制權。但與銀行貸款有著類似的缺點,即財務風險較高、限制條款多,且融資規模有限。對于融入資金的公司來說,債券融資與銀行貸款有相似的特點,一般把二者統稱為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亦即公司發行股票進行融資。對上市公司而言,發行股票所籌集的資金屬于公司的資本;對股東而言,所持有股份代表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相對于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有著自己的優勢,如:股票屬公司的永久性資本,不需要償還,也不必負擔固定的利息費用,從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由于預期收益高,易于轉讓,因而容易吸收社會資本等等。但股權融資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點,如發行費用高、易分散股權等。
綜上所述,企業上市本身就是一種融資手段,如果再融資的話,可以通過配股、發行企業債券及增發等方式。從上市企業融資案例帶來的啟示看,選擇發行企業債券融資成本最低,也最為靈活。另外,對于上市企業來說,從銀行貸款進行融資也很不錯,銀行貸款的還款方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企業。
民間融資是否合法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銀行票據融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郭煒律師,法學學士、工商管理學士,是廣東洋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廣東洋三律師事務所是廣東省中山市第一批改制成立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因出色的業績被中國政法大學定點為“教學實踐基地”。郭煒律師從事法律職業多年,通過多年從事法律學習和實踐,始終恪守法律底線,勤勉盡責地處理每一個案件,為當事人提供最專業的法律服務。 擅長領域主要包括常年法律顧問(協助企業處理日常法律事務以及訴訟事務),商事訴訟業務(民商事領域的爭議解決與訴訟、公司勞動人事、交通事故等)及刑事辯護。 如需要委托代理,聯系電話、微信:13326980486。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東區東裕路26號洋三律師大廈
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