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的公司應該到有關部門備案登記,那如果是涉及到認繳注冊資本公司的,對于認繳的期限應該是多久呢?根據有關的說法,只要是有工商的章程,就可以進行認繳,不需要進行驗資報告,也就是當時就可以進行。
一、 公司注冊資本認繳的期限是多久
目前注冊資本制度是認繳制度,也就是說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不需要驗資報告,而且注冊資本大小和注冊資本認繳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就可以。所以,關于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的規定就是股東自己約定。
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除了銀行、保險等企業,承諾認繳多少,何時繳多少都可以,但承諾二年內繳清如果不繳清就是違背承諾,豈不是失信了嗎?所以可以及時繳清也可以修改章程中繳清期限。
二、 注冊資本認繳期限并不是越長越好
正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股東自己約定,于是有些創業者就認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不是越長越好呢,其實不然,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等信息以后是向社會公示的信息。
例如:你在章程里設置為2年,那么股東就要按約定時間內把資金到位。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三、 注冊資本認繳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實行認繳制也相應配套出臺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條例規定企業必須在公示系統如實公示認繳、實繳額,便于公眾查詢。假如別人與你簽訂大額經濟合同前查到你公司實繳額較少,那么人家可能會懷疑你的實際履約能力,也許合同就簽不了,生意就黃了。
認繳資金也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在約定期限內未完成出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但是可以在約定出資期限屆滿前做注銷登記。
股東要按照自主約定并記載于公司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 司繳付出資,股東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的,要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股東沒有按約定繳付出資,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該股東的責任。
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或依法解散清算,沒有繳足出資的股東應先繳足出資。
在整個公司的認繳過程當中,公司的股東就應該按照約定的時間把資金設置到位,需要公司法人注意的就是有限公司的股東,應該要以認繳的出資的金額,來具體限制公司來承擔責任,并且應該要按照企業信息公示管理條例來進行。
公司法規定董事長辭職的程序是怎樣的?
公司法人職務侵占罪如何認定?
一人有限公司法人擔任不是股東是否可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終身禁止從事藥品經營的情形
2021-03-09申請再審,律師費是否另算
2021-01-09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承包地可以隨便棄耕嗎,棄耕承包地的現象該怎樣處理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