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各類知識產權法的研究,我們會發現立法者在這些法律中一般都明確規定了相應的侵權行為種類和具體表現形式。雖然在這些條款規定中也有所謂彈性規定[3],但總體來說,知識產權法都對侵權行為進行了列舉式的描述,都對侵權行為作了種種規范性的規定,這也就構成了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定標準。因此,我們研究侵權行為的認定,必須首先研究和討論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定標準。
在現行知識產權法中,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規定有四種表述方式:一種是明確規定在相應法律的法律責任一章中,在同一條規定了民事等法律責任后,再一一列舉應受民事責任追究的侵權行為,如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4].第二種規定在知識產權保護一章中,專條規定侵權行為,另專條規定這些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商標法[5].第三種是在法律的總則部分專條規定為法律所禁止的侵害專利權的行為,而在權利保護一章專條列舉規定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和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6],并在該章中規定了應當追究的法律責任,如專利法[7].第四種為專章規定侵權或違法行為,并另外專章規定應追究的法律責任,如反不正當競爭法[8].概括起來說,知識產權法一般都規定了相應知識產權的權利內容,列舉規定了侵權行為及除外情況和限制條件,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一般為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因而,我們在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時,就要注意知識產權法律規定的認定侵權事實的所有法律事實,即侵權所必備的法律事實系統。避免任何片面主觀地看問題。這對于審判案件的法官來說,尤其重要。
一般說來,法律賦予的權利是指法律所允許的權利人為了滿足他的利益而采取的、并由其他人的法律義務所保證的行為尺度,即法律允許能做行為的尺度。它通常由積極行為的權利、請求權(消極行為權利)和要求國家保護的權利構成[9].這三部分權利結構既能獨立存在,又密不可分,處于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中。應當說,法律首先肯定的是當事人的積極行為的權利,它處于權利結構的中心;同時它的實現又有賴于義務人的履行義務和義務不履行時的國家保護。在知識產權法領域中,國家法律賦予當事人相應知識產權的上述權利表現形式尤為明顯。
知識產權法在賦予當事人權利時,一般都明確規定了權利人的積極權利以及此種權利各項權能的范圍。同時由于知識產權的無形財產性,在其各項權能的中心,法律都賦予每一權利一個明確的保護范圍。該保護范圍以其技術性、專業性明顯區別于各項權能的范圍。如發明專利權保護的是一項符合專利條件的發明技術方案;該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中都載明了確切的法律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又如一項注冊商標權,商標法保護的是權利人申請商標注冊的符合商標條件的圖形或文字,或者它們的結合。在著作權的保護中,其保護的范圍凝聚在符合作品條件的作品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司法鑒定怎么進行
2020-12-12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