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關于股權代持協議可以做公證嗎
股權代持協議法律并未強制要求公證,股權代持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都是有效的。
二、代持股權的風險
1、關于股權比例的約定;公司的股權在未來存在多種變化的可能性,比如:代持股權的比例并非一成不變,公司未來的增資擴股將導致股權比例的稀釋,則實際出資人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2、實際出資人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的風險;雖然司法解釋肯定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效力,但是投資權益并不等同于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據公司法解釋,必須經過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方可向法院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
3、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風險;在一般的股權代持關系中,實際出資人在幕后,名義股東則在臺前代為行使股東權利,面對各種誘惑,很可能出現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情形。比如:名義股東不向實際投資人轉交資產收益,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經協商),擅自處置股權(轉讓、質押)等等。
4、名義股東的風險;比如:當實際投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時,若債權人追索,則名義股東需要在承諾的出資范圍內承擔補繳出資的義務,而不能以其不是實際投資人為由拒絕承擔責任。
5、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當然,如果實際出資人和名義股東各司其職良好合作,以上風險也許都能避免。但是代持協議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即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當條件成熟、實際出資人準備解除代持協議時,稅務問題就隨之而來——從外觀上看,實際出資人是從名義股東那里受讓了股權,當然需要繳稅!通常,稅務機關對于當事人辯稱因為股權代持關系,并未發生股權轉讓的說法并不認可,要求按照公允價值計算繳稅。以上是股權代持協議可以做公證嗎這個問題的解答。
股權代持協議沒有明確規定一定要做公證的,只要其不違反法律規定的事項,就具有法律效益。一般企業都會涉及到股權糾紛,同時股權的多少也將決定企業的去向以及該持股人在企業之間具有話語權,因此謹慎選擇股權代持協議是非常必要的。
股份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有哪些
質押到期后股權質押是否可以約定自動解除?怎么解除?
新三板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和方式
2021-02-1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22還沒簽補償協議,房子就被強拆了,怎么維權
2021-01-14遇到“未批先占”如何維權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