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獨資有限責任是公司法人嗎?
國有獨資企業的廠長(經理)是上級任命的,是企業法定代表人,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處于中心地位。國有獨資公司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任,對董事會負責,根據董事會的決策,對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負全面的責任,董事會與總經理之間是一種聘用關系(委托代理關系)。
二、問題
按《公司法》注冊的企業存在以下問題:
1.董事會制度實際上的缺失在20世紀90年代也有一批國有獨資企業按《公司法》注冊,建立了董事會。然而,這些企業大都是董事長總經理為一個人,董事會和經理層成員高度重合,因此,董事會的作用被弱化,董事會實際上被內部人控制,董事會制度在實際上缺失了。
2.決策權高度集中于董事長體制轉軌后的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都由以前的廠長一人兼任,董事會的成員也幾乎是原企業的高管人員。因此,董事長依然完全掌握國有獨資公司的控制權,董事長在企業中的地位并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種一人壟斷決策的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容易造成董事長大權獨攬,一旦決策失誤,后果不堪設想。
2004年試點后的企業則存在以下問題:
1.董事會不具有總經理任免權
根據2006年的最新的《公司法》規定: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在這次的董事會試點中,國資委沒有下放給央企董事會任免總經理的權利。經理是否受到董事會任免,國資委是否放權給董事會決策任免總經理的職位,將成為決定董事會能夠有效制衡監督管理層的首要問題。
2.外部董事來源具有單一性
從試點的情況看出,除了寶鋼的董事會成員相對多樣化以外,試點的企業中大部分的外部董事是國有企業退休的高層領導。誠然,作為國有企業退休的總經理或董事長,對于國有企業的管理經營都有很豐富的經驗,然而將其作為外部董事的主要構成,必然削弱董事會的獨立性。當外部董事作為退休國有企業領導的唯一工作,而他們的薪酬又是直接由公司支付,他們可能會采取比較中庸的態度對待董事會的大小決議,那么獨立監督的效果將很難達到。
為了更好的保障和規范公司的經營行為,國家也是制定并要求所有的企業都要遵循企業法,其中也會規定了企業必要有設立企業法人、董事以及其他的職位,如果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任何的違規行為后,也是會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同時企業的負責人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怎么設立國有獨資公司?申請設立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國有企業收購程序是怎樣的
國有企業改制方案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方案及程序
2020-12-22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非法運輸煙花爆竹的要坐牢嗎
2021-03-21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