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一是不當控制,又稱過度控制,指控股股東對公司的過度控制,主要發生在母、子公司之間。母公司基于其特殊地位,對子公司的經營決策形成影響是必然的,此亦為法律所允許。但如果這種控制超過了必要的限度,母公司就應當對子公司的行為承擔責任。
二是資產和事務的混同。主要表現為:公司和股東的財務記錄、賬戶等沒有分開、股東隨意處分公司的財產、公司沒有遵守正常的設立程序、母子公司使用共同的董事和雇員、共同的利潤分配政策等。
三是組織機構混同。如“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人員的兼任,無視公司的法律形式不召開股東會議,公司共在一棟辦公樓辦公,共用電話號碼、信封等。
四是濫用公司形式。指股東利用公司形態逃避合同義務或法律義務時,公司被作為股東逃避義務的工具,有悖于法律正義價值,因而公司的行為被視為股東的行為,股東即應對此承擔責任。
二、民法總則明確規定濫用出資人權利應承擔什么后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八十三條規定,營利法人的出資人不得濫用出資人權利損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資人的利益。濫用出資人權利給法人或者其他出資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營利法人的出資人不得濫用法人獨立地位和出資人有限責任損害法人的債權人利益。濫用法人獨立地位和出資人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法人的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法人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濫用出資人權利而侵害到其他出資人的權利或給其他出資人造成一定損失的,該行為人應承擔民事責任。它實際上表述的是民法總則中的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無論公民行使何種權利,都不能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否則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三、公司違法作為公司法人代表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決定處理;對構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的,情節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在相關的法律制度中,也嚴格限制了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的這種行為,但是,具體的限制性條款還是應該體現在公司章程中的。無論是誰,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都對公司都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公司法人在職證明怎么寫?
公司法人股東名稱變更都需要什么材料
公司法人在職證明范本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拆遷補償決定有效期多長時間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