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形股東和股權代持風險有哪些?
(一)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被否定的風險
可以說《公司法司法解釋(三)》)在原則上認可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但認為股權代持協議當然有效則是一種誤解,因其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中明確規定“……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也就是說,如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股權代持協議將被依法認定為無效。
此外需引起注意的是,本條僅僅明確了股權代持協議的合法地位,但并未明確實際投資人的合法股東地位;明確了依照股權代持協議保護實際投資人的投資權益,但對于實際投資人能否享有股東權益問題,仍然規定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執行。
實踐中,股權代持協議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的情形還有:公務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規定,以股權代持的形式經商的;外商為規避外資準入政策,通過與境內企業或個人簽訂股權代持協議,以隱名股東身份投資于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和政策禁止或限制外商進入的行業的;隱名股東規避我國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以顯名股東名義對目標公司進行投資的。
(二)顯名股東惡意侵害隱名股東權益的風險
在一般的股權代持關系中,實際出資人隱于幕后,名義股東則接受隱名股東委托,在臺前代為行使股東權利。面對各種誘惑,顯名股東很可能違反股權代持協議之約定,侵害隱名股東利益,其主要情形包括:名義股東不向隱名股東轉交投資收益;名義股東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經協商);顯名股東擅自處置股權(轉讓、質押),等等。
(三)隱名股東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無法向公司主張權益的風險
雖然《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原則上肯定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法律效力,但投資權益并不等同于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隱名股東如果想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法律認可的股東,光憑一紙代持協議是不夠的。根據司法解釋,必須經過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方可向法院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之后,隱名股東才能夠成為顯名股東并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四)顯名股東的債權人針對顯名股東股權強制執行的風險
在股份代持結構之下,股份登記在顯名股東名下,其在法律上將被視為顯名股東的財產。如果有第三人(主要是顯名股東的債權人)獲得針對顯名股東的法院生效判決,該第三人極可能提出針對代持股份的執行請求。在這種情形下,隱名股東能否以其系實際出資人為由對抗該第三人的執行請求(提出執行異議)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因而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義上的股東對于自己的風險來說是特別大的,畢竟在公司里面只有實際的股東才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權利,因此,作為一個投資人想要以其它人來代持的話,那么在簽訂合同時候就要協商好,盡量用法律的條款來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在我國關于股權代持協議可以做公證嗎
股東什么情況下可以撤資?
如何認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房屋征收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22已遷出的人還有獲得拆遷補償的權利嗎
2021-02-09城中村拆遷時,被拆遷人應該怎么補償安置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