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讓股權股東變更協議無效怎么辦?
1、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與賠償損失乃股權轉讓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撤銷之后的主要處理措施。
2、就返還財產而言,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都應將其從對方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從而將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恢復到無效合同締結前的原狀。就受讓方而言,其有義務將其依據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所取得的股權返還給轉讓方。公司有義務協助轉讓方辦理股權回轉的相關手續(如修改章程、變更股東名冊、前往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
3、受讓方依據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所取得的股利亦應完璧歸趙;否則,構成不當得利。但要返還給誰,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受讓方分紅時符合分紅條件與程序的,應將紅利返還轉讓方;受讓方分紅時不符合分紅條件與程序的,應將紅利返還公司。道理很簡單:轉讓方即使未與受讓方締結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也不能違法分紅。
4、就賠償損失而言,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對由于自己的過錯而給對方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包括直接財產損失與間接財產損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當然,賠償的損失僅限于返還財產之后仍無法消弭的財產損失。
另外,受讓方向轉讓方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包括公司利益直接受損、轉讓方作為股東利益間接受損的部分。受讓方在實際經營管理公司期間不法侵害公司合法權益的行為不僅導致公司利益直接受損,而且導致股東利益間接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公司遭受的損害獲得了賠償,股東利益也將因此而灰飛煙滅。因此,轉讓方不能就此對受讓方股東主張損害賠償,而只能通過敦促公司對受讓方股東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公司怠于或者拒絕對其提起訴訟時,轉讓方在恢復股東資格以后可以依法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在計算轉讓方作為原告股東的持股期間時,轉讓方的股東資格視為未中斷
綜合上面所說的,股東的股權是可以進行轉讓的,一般在進行轉讓時候雙方就要簽訂一份協議,但如果這份協議在簽訂了之后是無效的,那么雙方就該合法的返回該有的損失,這樣才能處理好雙方的關系,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條款來,這樣才算是合法的。
公司股權轉讓流程是怎樣的
我國股權轉讓辦理程序是什么?
如何認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10可以舉報騷擾電話嗎
2021-02-22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