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種情況下,轉讓股權的原股東對于公司股東會已經表決的分配給自己的利潤享有請求權;第二種情況下,轉讓股權的原股東無權請求公司分配利潤。
股東的利潤分配請求權,是指股東基于其公司股東的資格和地位所享有的請求公司向自己分配利潤的權利。利潤分配請求權分為抽象的利潤分配請求權和具體的利潤分配請求權,后者又稱為股利金額給付請求權。
在我國,公司利潤分配方案的審批權專屬于股東會。在股東會沒有審批通過股利分配方案前,公司股東只享有利潤分配的期待權,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不能強制公司分配利潤,這就是抽象的利潤分配請求權。當股東對公司只享有抽象的利潤分配請求權時,公司的盈余(或負債)的價值均體現在股權價值中,不分離于股權而存在,當股權轉讓時,一并轉移于受讓人,由受讓人享有抽象的公司利潤分配請求權。
在股東會表決通過股利分配方案后,股東才開始享有利潤金額給付分配請求權,這項請求權的性質為債權請求權。也就是說,在股東會決議通過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后,股東才對公司利潤給付享有債權,這是股東基于其股東資格對于公司享有的一種既得權,已經獨立于公司股權價值。
所以,股東對外轉讓了其持有的股權后,如果沒有與股權受讓人存在相反的約定,對于此前股東會決議通過的公司利潤分配金額對公司享有給付請求權,道理在于,股權轉讓合同的客體是股權的給付,而不包括債權的給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十四條規定,股東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有效決議,請求公司分配利潤,公司拒絕分配利潤且其關于無法執行決議的抗辯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公司按照決議載明的具體分配方案向股東分配利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十五條規定,股東未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請求公司分配利潤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但違反法律規定濫用股東權利導致公司不分配利潤,給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除外。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這兩條關于股東請求公司分配利潤的規定,理論基礎正是本文以上的所論述的,也為股東請求公司分配利潤提供了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醫療事故罪需要的證據
2021-03-08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