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致人損害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說只要行為人存在過錯,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李某提供偏方雖是好意,但并不等于其沒有過失。對癥下藥是一種基本常識,李某僅憑道聽途說的偏方,便極力推薦并提供魚膽,明顯違反對張先生安全的注意義務。
案情
張先生患有糖尿病且久治未愈。兩個月前,鄰居李某告訴他一個治療偏方。張先生按照偏方服用一周后,突然昏迷,后經搶救雖脫離危險,但花去2萬余元醫療費用。事后,張先生覺得李某應當擔責,要求其賠償。請問李某究竟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張先生對此,也要負主要責任。李某只是鼓動但并未強迫的情況下,是否接受治療主動權完全在張先生。《侵權責任法》第26條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所以,本案的損害后果是由李某與張先生的共同過錯導致,應按責任大小依比例分擔藥費。
一般侵權行為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的侵權責任構成一般包括以下四個要件:
一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作為或者不作為。侵害人身權的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以公民人身權為侵害客體的作為或者不作為。
二是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是指一定的行為致使權利主體財產權、人身權受到侵犯,并造成財產利益和非財產利益的減少或者滅失的客觀事實。這是構成這一民事責任的首要條件,只有當行為人的違法行為造成損害事實,行為人才承擔民事責任。這里的損害,從廣義上講,包括財產上的損害和人身上的損害即造成受害人在財產上或者人身上的不利益。
三是因果關系。作為構成侵害公民生命權、健康權的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就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的前因后果的聯系,只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這種因果關系,說明損害是由違法行為所引起的,行為人才承擔民事責任。確定因果關系就是要從客觀現象中去尋找揭示他們之間存在的不依照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聯系。
四是主觀過錯。主觀過錯是構成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違法行為人只有在實施違法行為當時主觀存在過錯才承擔民事責任。過錯就是違法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的一種心理狀態,他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狀態。
不過小編在此建議大家看病要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免使用偏方病情越來越嚴重。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判刑標準
2021-01-11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