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債務清理個人破產自然人破產重整清算
內容提要:晚近由于經濟發展、消費形態之變更,隨著信用制度之擴大發展,無論企業法人抑或自然人,負擔多重債務而無力清償之情形,已成為嚴重之社會問題,有鑒于臺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在自然人債務清理法制之議題仍處于法制之新生階段,本文爰分析臺灣地區《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相關制度,期能作為兩岸未來增修法規之比較參考。
一、前言
晚近由于經濟發展、消費形態之變更,隨著信用制度之擴大發展,無論企業法人抑或自然人,負擔多重債務而無力清償之情形,已成為嚴重之社會問題。如何清理種多重債務,使其能解放而重建經濟、社會生活,實為世界各國當前甚為重要之議題。然而,就此議題之理解上,各國因其民情、立法沿革等不同背景,致使立法模式、用語各有不同,也因此極易造成理解上之困難。[1]是以本文爰定義債務清理”之對象,即指在其債務到期應償付時,陷于清償不能,或其資產小于負債之狀態之債務人。[2]所謂債務清理法制”,即系處理債務人無力償債時之法律制度,其內容應涵蓋破產、清算”、重整、更生、債務調整”、和解、債務協商”等各式不同制度。[3]
就自然人債務清理法制”之議題,美、日等其他國家均早已確立相關之機制。然而臺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就此議題卻同時處于法制之新生階段,臺灣地區因2005年年底爆發雙卡風暴,于2006年4月由金管會先予推動債務協商機制”,為緊急因應此社會經濟狀況之變遷,學者專家在不到一年之時間,即完成《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草案》(簡稱消債條例或債清條例),此草案已于2007年7月11日公布,定于9個月后的2008年4月11日施行。[4]而中國大陸地區歷經12年的多次修改,終于在2006年8月27日通過《企業破產法》,該法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惟該法仍將非法人組織及自然人”排除在破產主體之外,隨著實踐的發展及學界對此議題之高度關注,自然人債務清理法制”之議題,勢必成為下一波之修正重點。是以,本文爰分析臺灣地區《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相關制度,期能作為兩岸未來增修法規之比較參考。
二、債務清理制度之目標與功能
(一)債務清理制度的目標
依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債務清理法制立法指南》第一部分有效和高效率的債務清理法制的關鍵目標”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九個方面:1.為市場提供確定性以促進經濟穩定和增長。2.資產價值最大化;3.在清算和重組之間求得平衡;4.確保對處境相近的債權人的公平待遇;5.規定及時、高效并公正地解決破產事務;6.保全破產財產以便公平分配給債權人;7.確保有一部鼓勵收集和提供資料的有透明度和可預測的破產法;8.承認原已存在的債權人的權利,就優先債權的排序確定明確的規則;9.建立跨國界破產的框架。[5]
(二)債務清理制度的功能
無論自然人或法人,于社會經濟上皆為經濟個體,倘其個人之債務已不能清償時,并非僅單涉及己身,若債務人之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債權人之資產無法獲得清償而持續惡化,將對其他個人或企業出現連鎖影響,導致連串社會經濟問題。債務清理制度之目的在于謀求債務人經濟復蘇更生”及債權人公平受償之雙重機能”,因此債務清理法制其有構筑社會經濟防火墻之功能,以緩和社會經濟狀況之惡化。
三、自然人債務清理法制之形態
分析各國債務清理法制之立法可分為三種形態:[6]
(一)清算型(liquidation)
也就是依據法定程序變賣債務人所擁有的全部財產后,按照債權比例平均分配給各債權人。此種制度的優點在于能一舉解決債務人與所有債權人間的債務清償關系,缺點是對債務人而言,一旦將所有財產變價,要從一無所有至東山再起將有相當之困難。具體法制如美國破產法第七章清算,日本破產法及臺灣地區破產法第三章破產。[7]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