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工傷后怎么維護自己利益
可以申請認定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要想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應該有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的《認定工傷決定書》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傷殘鑒定書面結論。
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八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按地方政府規定執行)
上述所有費用按規定是有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但是如果單位沒有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按規定就要由單位來支付。
如果單位不予支付,維權的法律途徑有:簡單的辦法是: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并責令支付。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勞動仲裁解決(不收費,不用律師),仲裁時,盡量收集一些相關證據,有利于裁定,但是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勞動糾紛案件舉證的主要責任在用人單位,到時會責令用人單位出示有關證據。
如果與用人單位沒有訂立勞動合同,單位未購買社會保險,沒有訂立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已經違法在先,應該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承擔法律責任,應當向你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并與你補訂書面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向你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用人單位拒絕申報工傷,工傷職工及親屬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期限是1年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