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三款規定: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條款把派生訴訟的被告范圍擴展到公司以外的領域,但這里的他人具體指的是什么人?如何界定其范圍?在當前大部分關于公司派生訴訟主體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從民法和商法的視角,把在市場中與公司同為市場主體的市場競爭對手作為公司外對公司權益造成侵害的主體,忽視了作為市場管理者的行政機關也是可能對公司權益造成侵害的主要對象,作為行使市場管理職能的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與作為被管理者的公司的利益發生碰撞。
資格一
傳統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沒有將公司股東列為行政訴訟原告的范疇,主要是因為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施行以前,由于受相對人理論的影響,司法實踐中對原告資格實際上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即只有行政管理相對人才能提起訴訟。而公司作為市場經營的主體,對外是以法人的名義出現的,其法人資格是法律賦予的,傳統法學理論認為只有公司法人才是行政法律法規的調整對象,才是具體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作為公司內部成員的股東無權就侵害公司權益的行為以自己或公司的名義進行訴訟。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司法實踐的積累和理論界研究的不斷深入,原有法律規范關于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范疇的規定已逐漸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隨著股份制企業和公司的大量出現,如何協調企業法人和股東之間的相互利益,如何保護公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等問題日益成為立法上的迫切需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關于聯營企業、中外合資或者合作企業的聯營、合資、合作各方,認為聯營、合資、合作企業權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權益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的規定,就是適應這種需要應運而生的,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實務界已經注意到在行政訴訟中對股東權利進行保護。筆者認為,隨著新公司法的出臺和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確立,股東作為行政訴訟原告的主體地位也應該在法律上得到確認。
資格二
股東在公司中的特殊地位符合行政訴訟原告的特征。我國行政訴訟法對原告資格的界定采取的是法律上利害關系說,即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至于如何界定某一主體是否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在立法上還沒有明確的表述,學界的認識也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現行行政訴訟法并沒有要求原告要與具體行政行為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換句話說,只要某一主體能證明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事實或訴訟結果與其自身有利害關系,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就具有原告資格。而公司股東作為公司利益的最終承受者,作為市場管理者的行政機關對公司所作出的每一涉及公司利益的行政行為應該說均與其自身利益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公司的利益受到損害必然會對股東的自身利益造成影響,從這一點來看,由于股東在公司中所處的特殊地位,使其自身利益與公司利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在作為法人的公司不愿行使訴權時,股東為維護公司的利益代表公司行使訴權應該說是符合行政訴訟原告的資格條件的。
綜合以上內容來看,股東提起訴訟還是比較復雜的,資格要求也比較高,那么我們在律霸網了解相關之后,我想當我們在遇到這些問題時解決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二手房貸款不通過算違約嗎
2021-01-23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違約嗎
2021-02-24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