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資格罷免是如何的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股東的資格是法定的,不能通過罷免取消股東的資格,股東的資格只能通過股東大會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十八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前款規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在判決時應當釋明,公司應當及時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由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在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之前,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定第十三條或者第十四條請求相關當事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取得股東資格的方式
(一)、原始取得指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而取得股東資格。原始取得又可分為兩種情形:
1.設立時的原始取得。即基于公司的設立而向公司投資,從而取得股東資格。通過這種方式取得股東資格的人包括有限公司設立時的全部發起人,股份公司設立時的發起人和認股人。
2.設立后的原始取得。即在公司成立后,增資時,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的方式而取得股東資格。
(二)、繼受取得,也稱為傳來取得或派生取得,即通過受讓、受贈、繼承、公司合并等途徑而取得股東資格,取得股份的受讓人、受贈人、繼承人、繼受人就成為公司的新股東。
(三)、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股份的受讓人,依據公司法所規定的轉讓方法,善意地從無權利人處取得股票,從而獲得股東資格。由于善意取得不用依賴于轉讓人的意志就可直接取得股權,因此它是一種特殊的原始取得方式。一般來講,股東資格的善意取得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股票本身有效;
(2)股份具有可處分性,法律所禁止處分的股份不能構成善意取得;
(3)須從無權利人處取得,如果轉讓人為正當權利人,則無需啟動善意取得制度;
(4)取得時主觀上善意,無惡意或重大過失,若明知或怠于注意讓與人無權利之事實而取得股票,不能取得股權;
(5)依法律規定的股票轉讓方法取得股票,記名股票以背書方式取得,無記名股票交付即可。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