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問題
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問題指的是合伙企業是否具有向公司出資以取得公司股東身份的資格,探討的是合伙企業(而非合伙人)取得股東資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問題,這是一個比較新穎的論題。對于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我國立法(主要指《公司法》)并未明確表態是否認可,理論界反對聲音較多,而在實務中合伙企業尤其是有限合伙已經廣泛參股到各種各樣的公司之中,因此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是亟待厘清的重要理論問題。考察合伙企業股東資格的比較法基礎可以發現,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幾乎都已經直接或間接認可了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認為合伙企業能夠以自己的名義持股,而不是以合伙人名義代為持股。相比之下,我國的立法規定和理論探討無疑已處于落后狀態。事實上,我國立法賦予合伙企業以股東資格已經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從實務上看,合伙企業已經廣泛參與到公司的發展中;從理論上看,合伙企業具有成為股東的法理學基礎、民法基礎和公司法基礎;從法律上看,以《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規定》為代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已經正式認可了合伙企業出資公司的行為。因此我國應當盡快認可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合伙企業股東資格的取得必須符合一定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包括:合伙企業有效成立、確定的權利行使人、在表明股東身份的文件上記載或者簽章以及具有出資公司的意向或行為等。合伙企業股東資格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繼受取得和善意取得;同時由于股權轉讓、合伙企業解散、公司終止、股份被公司注銷等原因,合伙企業喪失股東資格。合伙企業的投資人不叫股東,而叫合伙人。合伙人退出叫退伙。
二、普通合伙企業退伙執行《合伙企業法》以下規定
第四十五條合伙協議約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業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一)合伙協議約定的退伙事由出現;
(二)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發生合伙人難以繼續參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嚴重違反合伙協議約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合伙協議未約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給合伙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伙,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第四十八條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然退伙:
(一)作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二)個人喪失償債能力;
(三)作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被宣告破產;
(四)法律規定或者合伙協議約定合伙人必須具有相關資格而喪失該資格;
(五)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合伙人被依法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轉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業依法轉為有限合伙企業。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該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合伙人退伙。
退伙事由實際發生之日為退伙生效日
第四十九條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決議將其除名:
(一)未履行出資義務;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合伙企業造成損失;
(三)執行合伙事務時有不正當行為;
(四)發生合伙協議約定的事由。
三、有限合伙企業退伙執行《合伙企業法》以下規定
第七十八條有限合伙人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所列情形之一的,當然退伙。
第七十九條作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伙企業存續期間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其他合伙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伙。
第八十條作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作為有限合伙人的法人及其他組織終止時,其繼承人或者權利承受人可以依法取得該有限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企業中的資格。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解答的關于合伙企業的股東資格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同時從上文我們可以知道,合伙企業的投資人不叫股東,而叫合伙人。合伙人退出叫退伙。同時,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都可以到律霸網咨詢,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法律咨詢服務,我們專業的律師團隊都會詳細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18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開發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