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第三人包括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政機關,也可能是當事人所信賴的公民個人。本文討論的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或社區矛盾調解中心主持下進行的調解。在人民調解委員會或社區矛盾調解中心主持下,經過雙方當事人多輪的商討、互相讓步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最后簽訂的協議即是人民調解協議書
花費了大量精力簽訂的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否除了當事人自愿履行外沒有任何效力呢?
我們認為,并非如此。“調解書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尋求新途徑解決爭議。”另一方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后,法院應認定調解協議書具有合同(契約)的效力,應判定不履行調解協議書的一方當事人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除非不履行調解協議書的一方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調解協議書(1)違背自愿原則,協議內容歪曲了雙方當事人當時的真實意思,或者該方當事人是在受脅迫或欺詐下簽訂的;(2)違背合法原則,協議內容違反了國家法律的強行性規范或公序良俗原則;(3)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
為什么人民調解協議書具有合同(契約)的效力呢?
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社區矛盾調解中心調解的范圍僅為民事性糾紛,屬于私法的范圍。而私法以私人平等和自治為基本理意思自治的真諦在于尊重選擇,其基本點則是自主參與和自己責任。調解協議書是當事人在平等和自愿的前提下簽訂的,雖然雙方可能都做出了讓步,犧牲了自己在糾紛發生時要求的部分利益,然而他們最終發現,“只有與對手彼此都接受雙方同意的約束,即契約,才是唯一現實的選擇,”這正是當事人自主參與的結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民尊奉私法自治理念去參與生活,必須把理性判斷作為交往的前提。自主參與者對于參與所導致的結果負擔責任,即自己責任,這是自主參與的必然邏輯。如果當事方不履行調解協議,意即當事方存在過錯,根據意思自治理念,有過錯的加害人必須對加害行為負責,即過錯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有哪些
2021-01-05強制執行公證撤銷的情形是如何的
2020-12-03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2020年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政策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