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發包人來說,要避免承擔工程質量缺陷的過錯責任,就應依據《解釋》的規定,做到確保提供的設計合格、提供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等符合強制性標準、不直接指定分包專業工程、不肢解發包及未經竣工驗收不擅自使用工程。總之,發包方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自己所承擔的義務,則必定能避免過錯,進而避免承擔法律責任。
在建筑實踐中,發包方、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建筑材料、構配件生產和設備供應單位均有可能導致工程質量缺陷,對此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然而在司法實踐中,工程質量訴訟往往在建設方與施工方之間發生,如果涉及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或者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的責任,是否有必要將這些單位追加為當事人,這些單位如何承擔責任。我們認為,根據《合同法》第12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由此可見,在建設方與施工方之間的訴訟中,無須追加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或者建筑材料、構配件生產和設備供應單位為當事人。基于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建設方應先向施工方承擔責任;建設方承擔責任后,由其和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另行處理他們之間的責任分擔問題。至于建設材料、構配件生產和設備供應單位,如果是與建設方發生關系的,則也應當由建設方向施工方承擔責任,建設方承擔責任后,再由其與建設材料、構配件生產和設備供應單位另行解決他們之間的責任分擔問題;如果是與施工方發生關系的,則應當先由施工方向建設方承擔責任,施工方承擔責任后,再由其與建筑材料、構配件生產和設備供應單位另行解決他們之間的責任分擔問題。當然在訴訟過程中,施工方或發包方堅持要求追加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或者建筑材料、構配件生產和設備供應單位為當事人的,法院也可以準許,以分清各方責任。
因發包人的原因造成工程質量缺陷,則發包人應承擔下列責任:
(1)其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致使承包人無法施工,在承包人催告的合理期限內發包人仍不提供符合強制性標準的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承包人有權請求解除合同,并請求發包人賠償損失;
(2)發包人不得請求減少工程價款;(3)因工程質量不合格造成承包人或第三人損失的,發包人應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