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常有發生,但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后是不可能逃避的,但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后是怎么處理的呢?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又是怎么認定的?有多少人知道呢?下面由律霸為你作簡單的介紹。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構成這一特殊的情節加重犯其要件為:
首先,行為人原來的肇事行為已經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構成要件。
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對象是否僅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將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過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夠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處理?我們認為除上述解釋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應當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論處,而不應簡單地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同種數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處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與死亡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必須考察死亡結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搶救的不作為而發生,如果救助行為并不能阻止死亡結果的發生,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個獨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認為構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最后,雖然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有意而為之,但行為人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結果的主觀方面應當是過失。
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有關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于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事故現場,這種情況,不應按交通肇事后逃逸來處理。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被害人親屬對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張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讓隨行的人員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被害人已經死亡。此時被告人張某也負傷在身,其家人將其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后,其委托親屬向公安機關報案。該案就不應認為具有逃逸行為。
在交通肇事逃逸制人死亡的事故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復雜的事件,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益,建議咨詢更為專業的人士或機構,解決此事件。
: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黨員失職失責如何處理
2021-01-28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房屋拆遷補償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22涉外離婚孩子會判過外方嗎
2020-12-18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