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的行政許可法里面,我們可以知道什么是行政許可法,屬于我國的行政機關,根據我們國家的公民提出的申請表,或者是根據我們國家的法人,以及組織性質的當事人所提出來的申請,然后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事項進行審查,經過規定的審查之后,準許當事人從事一些比較特殊的活動,這個過程叫做行政許可。
在行政許可的實施過程當中,是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則的,按照原則去將行政許可法里面的細則進行運用。那么,這里面所講的原則具體包括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些,關于行政許可實施細則,需要遵循的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一)按照申請人提出申請作為前提。從行政許可法里面,我們可以知道,行政許可的實施,是要在公民提出申請,或者是法人、組織提出申請之后,行政機關才會對當事人要進行的活動進行審查,審查該活動是否具有法律里面的從事資格,也就是說當事人進行申請,是行政許可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行政許可是按照當事人的申請,才會產生的行政許可,當事人如果不進行申請,行政機關是不可以主動進行行政許可的。
(二)按照行政許可法定的原則。行政許可的制定,一定是按照我國法律里面的規定趨勢性的,法律賦予行政許可的法定權利,同樣也規定了行政許可的范圍以及法律規定的實施條件,還有法律規定的執行程序。行政機關在運行行政許可的權利的同時,同樣也不可以與法律的內容相違背。
(三)行政許可必須是公開公平公正。未經公布的行政規定,是不可以作為行政機關進行行政那個許可的依據,也就是說行政許可,一定是公開進行的,這里面不包括涉及我國國家機密,以及一些商業上的秘密,還有個人的隱私內容,這些是不包括在里面的。
(四)行政許可在實施的過程當中,要以便民高效為原則。這一點,也是行政許可法里面重要的原則內容之一,為老百姓辦實事,方便老百姓,提高辦事效率,不要故意拖延處理的時間,要以最大的實現社會的利益為目標,去進行行政許可的執行。
(五)遵循信賴保護當事人的原則。對于行政機關出具的行政那個許可,,已經產生法律效力的政許可,行政機關不可以再任意的進行修改。作為行政許可當中的當事人,是會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的,所以在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之下,行政機關不可以撤回出具的行政許可。
(六)權利和法律相救濟的原則。行政機關,對于當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如果是不服額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進行不準許比準處理,同樣,作為當事人,如果對行政機關的決定,表示不認同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也就是所謂的法律相救濟。所以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許可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權利和法律相救濟,結合在一起進行運用。
行政許可法實施條例總則有哪些內容?
行政許可的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行政許可,行政許可的作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份怎么簽才合法
2021-01-28貿易公司注冊條件有哪幾種
2021-03-21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