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原則在我國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當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行政機關在行駛國家權力時,一定要權衡出其是否符合相關的情理以及處罰是否適當,針對違法行為,不能作出超出本身行為程度的處罰,那么《行政訴訟法》的比例原則的相關內容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來告訴大家。
一、比例原則的含義
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自由裁量權時,應在全面衡量公益與私益的基礎上選擇對相對人侵害最小的適當方式進行,不能超過必要限度。因而也被稱為“最小侵害原則”、“禁止過度原則”、“平衡原則”等。比例原則是在符合憲法的前提下,先考慮手段的有效性,再選擇對公民權益侵害最小的手段來實現同樣可以達到目的的目標。最后還必須進行利益上的總體斟酌。考察此手段實現的目標價值是否過分高于因實現此目標所適用的手段對公民的人身財產等基本權利的損害價值。
二、比例原則的法條體現
比例原則在我國法律訂立過程中有不少的體現,如《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只有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達到濫用職權或顯失公正程度時,法院才能作出撤銷或變更判決。學者在行政法層級上認識比例原則時,對其中所包含著的子項原則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三分法學說”與“二分法學說”。“三分法學說”認為,比例原則包含三個子項原則,即妥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和均衡原則。妥當性原則關注手段對目的的實現作用;必要性原則注重手段的最小負面影響;均衡原則則是對采取該手段所欲實現的目的的價值進行考量。
三、比例原則的要求
(一)合目的性
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為滿足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前準確理解和正確確定法律所要達到的目的。在多數情況下,法律會對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確規定,但有時法律規定的目的可能比較含混,這些情況下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立法背景、法律的整體精神、條文間的關系、規定含義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二)適當性
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為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擬采取的措施對達到結果是否有利和必要。
(三)損害最小
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采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機關能用輕微的方式實現行政目的,行政機關就不能選擇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行政機關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行政訴訟法》的比例原則的相關內容,在行政機關執法過程當中一定要遵守搜相關原則,一旦違反了相關原則是需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的,律霸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如果發現行政機關有上述類似行為一定要及時通過審判機關來維權,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在線咨詢我們相關律師。
?
租房子要交哪些稅,比例是什么?
違約金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財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怎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屬于法律援助范圍嗎
2020-12-07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告知后可否再次申請
2021-03-06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