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政機關其施行的權利,不利于自身的利益平等的話,就可以根據相關的程序提交行政訴訟。那么在我國什么是行政訴訟?其具有怎樣的法律效應?2018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這就涉及到本文的法律要點,由小編為大家詳細講解。
一、2020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關于2018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包括受案范圍、管轄、訴訟參加人、證據、起訴與受理、審理與判決、執行,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二、行政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的相關規定 [1]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它對保障一個國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確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利免受行政權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訴訟原則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有:
1、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1款的規定:“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行政訴訟法的上述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這一規定,也是《憲法》第126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有關規定在行政訴訟中的具體化,行政訴訟活動必須遵循。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行政訴訟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以法律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
3、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由此確立人民法院通過行政審判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特有原則,簡稱合法性審查原則或司法審查原則。合法性審查包括程序意義上的審查和實體意義上的審查兩層涵義。程序意義上的合法性審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實體意義上的審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不審查抽象行政行為,一般也不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理進行審查。就是說,這是一種有限的審查。
在行政訴訟法中,其規定的原則就由法律地位平等的原理,不會因為其從事的職位不同,就存在不同的法律地位,所享受的法律責任就不同。那么關于2018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就為大家解答到此,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大家前來咨詢。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2020
行政訴訟起訴時效
行政訴訟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對拆遷補償方案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14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